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上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5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印度河流域。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括今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加拉等国。印度的名称起源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代印度古现今印度古印度··地理环境流量丰富温暖湿润雨量丰富土壤肥沃农业公元前2300年—前1750年哈拉帕文明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建国 公元前324年—前187年孔雀朝—鼎盛时期达毗荼人印章文字哈拉帕、摩亨佐?达遗址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印度的种姓制度内容僧侣、贵族武士、官吏、国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维护奴隶主利益的等级制度婆门刹帝利吠 舍首陀非雅利安人,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者充祭司,掌握神权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纳税,上供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不可接触者”——贱民种姓制度特点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界限森严职业世袭实行内婚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辱骂了婆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种姓制度姓制种影响度种姓制度引发暴乱不断贫富悬殊——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阻碍了社会不同等级间的自由流动,严重束缚了印度社会发展的活力佛教的创立1、佛教产生的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2、时间地点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3、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佛陀说法 佛陀坐像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基本统一,宣布佛教为国教。佛教传播与阿育  阿育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雀朝的第三代国,又被称为“无忧”。阿育曾经谋杀的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夺取了位后,开始向外扩。  成为教徒后,阿育对残酷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对佛教所宣扬的众生平等的理解   佛教中宣扬的“众生平等”思想,只存在虚幻的世界中,它是为迎合阶级社会中长期遭受压迫和剥削的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而存在的。处统治地位的统治者是不会给劳动人民实现真正的“众生平等”的。所以,它只是用来安慰人民的“麻醉剂”。莫高窟云岗石窟门石窟仰光寺印度中亚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5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6    下一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