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古代印度教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集体备课教案单内容历史 年级初三时间2018.9节次1人 亮复备人课题古代 印度教学目标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印度的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兴起难点如看待佛教的教义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法、策略个人备课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③新授 ④课内练习(及)   ⑤课 堂小结   ⑥布置及预习务一、导入新课西游记取经的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古代印度。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古代印度河上游两岸土地肥沃。 造成这里土地肥沃的原因和埃及相似?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1、分析婆门祭司将种姓制度予神秘色彩的目的在?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为了维护反动的等级制度,婆婆门祭司把等级制蒙上了一层神圣的色彩。统治者利用婆门教的说法,目的是为了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门的特殊地位。2、它对后来印度的发展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等级制度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各个面,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在奴隶制的发展中,等级制度越来越引起人民的不满、婆门教日益遭到 反对,社会矛盾演烈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目标导学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佛教的创始人是谁?概括一下佛教的教 义。提示:佛教产生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教义上 要是“众生平等”、“ 自已修行以求来世”,所有这些在当时充满不平等的奴隶制国家里对广人的群众是有诱惑力的。但是,佛教宣的平等是灵魂上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佛教并不反对奴隶制,并且把刹帝利摆在第一位。2.国为 什么要扶植佛教?到底该如评价佛教呢? 提示:佛教主人民应忍耐、顺从、放弃斗争,所以历代 统治阶级便利用佛教宣扬的“众生平等”的假平等,掩盖阶级社会中真正的不平等,从而达到维护剥削制度的目的。三、总结古代印度是亚洲南部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2500年左右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后来在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后,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半岛除南端外一度统一。在印度奴隶制国家的发展过 程中,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体现了鲜明的阶级性,成为印度奴隶社会的重要特点。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婆门和其他等级的矛盾激化,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逐渐发展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五、  六、与填充图册5330241检查预习情况,为讲解新课铺垫。导入新 课,口述学习目标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当堂,知识运用布置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课古代印度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古代印度》教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第3课古代印度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