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美术 > 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书林漫步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课 书林漫步导学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知识的载体,古今中外的书籍形态万千。让我们漫步其中,探寻书籍设计的沿革变迁。一、中国的古籍设计简册在竹片或木片上书写文字,并用皮条或绳索连缀起来,称为“简册”,可以自左向右卷起来存放。、秦、汉各代都是简、帛并用的。但帛的价值高 ,远不如简册使用得普遍。东汉中期蔡伦造纸以后,纸开始成为重要的书写材料。在晋时代虽然私家已经越来越普遍地使用纸,官府文书仍多用简册。到了南北朝时代简册才基本绝迹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明使纸质书籍的出现成为可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中国古代的劳动者展智慧与技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书籍设计形态。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锦帛和纸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卷轴装    又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图1)。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五代写本图书,都采用这一式。据记载,古代宫廷收藏的卷轴装图书十分考究,《隋经籍》描述秘阁藏书:“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六典》描述内府藏书:“其经库书,钿白牙轴,带红牙签;史库书,绿牙轴,带白牙筌。”进入版刻时代,图书改为册页形式,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梵夹装隋时期,受一种狭长的印度梵文贝叶经中间打孔穿绳的形式影响,古人发明了“梵夹装”。纸制作的书籍,无法采用梵夹装;且梵经译汉,亦无所谓梵称。故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书籍没有梵夹装。但梵经译汉之后,特别是译成中国的少数民族语文之后,例如藏文、蒙文藏经,其用纸书写或雕印的经叶,也有仿效贝叶经的。这种经集数叶成一摞之后,也有上、下用木板相夹,而后用绳索、布带相捆的。虽非贝叶经的梵夹装,但显然是对梵夹装的模仿,故亦可称为梵夹装经折装一纸经过左右反复折合,呈长形的折子形式。在最前面和最后面的书页上,糊以尺寸相等的硬纸或木板作为封面和封底,以防止损坏。旋风装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盛行代。旋风装又名鳞装。从不同的角度来命名的。总起来看看是象风刮过的波浪,从风的角度命名为旋风装,从纹的角度来看是鳞装。旋风装蝴蝶装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

 

第一课书林漫步课件
上一篇:第一课书林漫步2国外的书籍课件    下一篇: 第二单元第一课书林漫步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