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音乐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阳花鼓》教学设计 《阳花鼓》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首学唱曲目。《阳花鼓》又名《阳歌》,是民间小调。歌曲为五声宫调、4/4拍、单乐结构,歌曲旋律优美流畅,衬词幽默风趣,富有浓郁的花鼓的地风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又为后面民歌民乐的赏析奠定了,所以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解作品的。但他们更喜欢流行音乐、通俗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兴趣不足。      根据学生情况及教材特点,制订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体会民歌的艺术特色,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过程与法:通过聆听、模唱等法,学会演唱歌曲,并通过二声部轮唱的练习,培养学生合唱的。      :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背唱歌曲。   难点:能够准确把握《阳花鼓》的风格,唱好衬词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聆听法、模唱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表演等学习法去感知歌曲的特色,从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达到教学目的。      一、引情激趣   在课的开始,播放歌曲《阳花鼓》。待学生听完之后,请学生谈感受。然后教师简单介绍这首歌的曲名叫《阳花鼓》,又名《阳歌》,是民间小调,因最早流传阳而得名。   (设计意图: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人新课。)   二、新课教学   (一)再听歌曲   请学生们再次聆听歌曲,并尝试用音乐语言来描述歌曲的情绪和歌曲的特点。欣赏完后,学生作答。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阳花鼓》这首歌是怎么来的吗?   教师简介阳花鼓的由来:历史上淮河流域十年九灾,百姓只好四处逃荒,沿村乞讨。民间艺人口唱小曲,或一男一女,或姑嫂二人,身背花鼓,手持小锣,卖艺乞讨。(展示图片)。虽然歌曲所表现出的是欢快、愉悦的情绪,但因为是乞讨时所唱,所以歌曲中也有一丝凄凉。请同学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注意去体会。   歌词中写到:“左手锣,右手鼓,手拿着锣鼓来唱歌。”那歌曲中的鼓是什么样的呢?(展示图片)这就是阳花鼓,又名“双条鼓”。鼓面三寸,两根鼓棒,长一尺五,音色是“咚”的声音。   (设计意图:介绍花鼓历史和双条鼓,为后面学习歌曲及演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模唱歌曲   教师示范用“咚”字模唱歌曲,激发学生兴趣,并带领学生模唱歌曲。在学生们模唱的过程中,教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凤阳花鼓》教学设计
上一篇:七年级音乐下册《凤阳花鼓》说课稿    下一篇: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凤阳花鼓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