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我看课件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穆旦我看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穆旦的生平和诗歌风格。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浸润其中的情感。3.感受作者澎湃的激情和卓越的精神境界,从中受到热爱和追求生命的熏陶。导入课文,激趣引思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季节是最富有诗意的,那便是春与秋,因此它们也成为了诗人笔端上的宠儿。关秋的诗句我们学过不少,有毛泽东的“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有甫的“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不同的诗人带给我们的秋天是不同的。那么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一起走进穆旦的《我看》。“我看”中的“我”,无疑指诗人穆旦,“看”即“看见”之意。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等。穆旦是四十年代“九叶派”诗人的一个代表,也是现代诗人中非成功的一个,他的创作被誉为“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穆旦以他年轻的活力,让他的诗歌具有突出的现代特质。穆旦以独立不倚的立场通过充分个人化的主题式来表达民族意与时代情绪,他用带血的手拥抱苦难的人民,悲怆地欢呼“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九死一生的从军经历让他深情怀念埋骨异乡“化入树干而滋生”的抗日英灵。他剖析友谊,揭示知识、文明的疾病,体现出唯物论者与怀疑论者的凡智慧。但诗人写得最深邃动人的还是个人在破碎的世界中自我分裂的心灵创痛。在泥淖中匍匐挣扎的生命意识,绝不轻信又无所着落的精神困顿,日生活习俗对人的无形改造和磨损的悲剧体验,等等,这些主题构成对传统诗意的反叛和悖逆。四十年代的穆旦,对自我的易变和破碎、人无法拥有一个确定的自我,特别是社会、制度、权力等强大外力,对个体自我的决定性的影响和掌控,有着深刻的思考。穆旦(1918—1977),原名查铮,曾用笔名真,祖籍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穆旦40年代出版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莱的《云雀》《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 莱克诗选》《济慈诗选》。1935年,穆旦就读清华大学地质系,半年后改读外文系。1937年七七事变,10月穆旦随大学南迁

 

我看课件4
上一篇:我看课件3    下一篇: 我看课件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