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怀疑与学问课文解读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顾颉简介顾颉(1893年-1980年),汉族,原名诵坤,字铭坚。笔名有余毅、铭坚等。苏州人。著名的中国现代史学家、民间文艺学家。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1920年毕业大学本科哲学门,留北大图书馆助教做编目工作。在工作期间,草拟出《重编中文书目的办法》,提出了拆散书编“书名目录”、进而提出“学派书目”和“分类目录”的见解,并建议编“待访书目”,这些建议对改进图书馆工作起了一定的作用。后历厦门大学、大学、京大学、大学、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等职。顾颉教授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古史辨学派的创建人,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史学大师。主要论著有《古史辨》、《东壁遗书》、《当代中国史学》、《汉代学术史略》等。《怀疑与学问》整体感知一、题目解说标题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表面上看二者是并列的,实际上在谈“怀疑”的重要性,怀疑是一切学问的前提、和手,没有怀疑的精神就没有新发明、新学说的产生和创立。二、背景资料本文选自《通俗论集》。顾颉从小就喜欢读书。他的祖父一生喜欢金石和文字学,收藏着多古文字书。他的父亲多作诗和律,有多文学书。他的叔父治近代史,书架上有《东华录》《皇朝掌故编》等书。他上私塾时,每天放学回来,就偷偷地看叔父的书。所以他幼时看的书籍和接触的作品是 多面的,这使他在学问上也有多面的认识。他在十一二岁时就养成了爱买书的习惯。 顾先生由幼年看到的书多,知识面广,所以读书时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总是敢提出疑问。三、主题归纳本文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四、结构分析第一部分(第1、2)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引论)第二部分(第3~6自然)阐明总论点,是本文的论证部分。(本论)第一层 (第3~5自然) 阐述文章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第二层 (第6自然) 阐述文章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怀疑与学问》论证法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一种通过典型的有说服力的论据证明论点的论证法。这种论证法的事实为依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本文所引三例分别从不同侧面证明了论点,很有特色。 第1个例子:“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 ? 最早见书 ? 所见的书是时人著的 ? 著

 

怀疑与学问课文解读
上一篇:怀疑与学问考点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谈创造性思维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