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下册

《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短诗五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2.分析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教学】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教学难点】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教北大的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二、背景介绍认识作者,把握背景戴望(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传诵一时,因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红(1911-1942),原名廼莹,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红老家在省呼兰区,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辗转呼号,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1935年发表成名作《生死场》,晚期的主要作品有《呼兰河传》。戴望与红友情深厚。1940年1月,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却是一见如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红生病却得不到正的治疗,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年仅31岁。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来说,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这首诗是戴望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红墓时所作,“口占”,说明这是随口吟成。尹默(1883-1971),原名默,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三、预习结合阅读提示朗读诗歌,采用类似的法解读剩下的诗歌。四、朗读诗歌,整体感知1.同学们自由朗读、体会感情。要求:(1)读准字音,交流预习情况,组长负责纠错;(2)感受

 

《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上一篇:《断章》教案、课件及练习题打包下载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断章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