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争霸斗争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动荡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2.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通过春秋时期与西相关制度的对比,理解社会制度的变化和西制度的瓦解,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通过对诸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有利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联系、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3.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难点】教学: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诸争霸。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室衰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烽火戏诸的幽,废掉后及太子宜臼,立其宠爱的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公元前771年,后之父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幽点起烽火求援,众诸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幽最后被杀骊山,西灭亡。其后众诸拥立太子宜臼为,是为平。又因镐京因地震受损,残破不堪,又在戎、等外患威胁之下,是平在即位后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秦、晋等诸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洛邑,开始了东的历史。/东分两:春秋和战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西汉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二、新课讲授师生探究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图片展示:铁制农具、牛耕/2.问题思考:(1)从图片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提示:(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出现;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3.图片展示:劳动工具演进/4.教师小结:春秋时期的铁制农具,大多数是在木器上套一层铁制的锋刃。古书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来耕种土地。在、、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此外,至迟在春秋末年,人们已经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它把中国的物质文明由青铜时代推进到铁器时代。5.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6课教案动荡的春秋时期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导学案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