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第七课《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土地的誓言》是其中的一篇自读课文,也是一篇精美的散文。作者选用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描写景物,运用呼告、变换人称的表达方法,直抒胸臆,发出为解放故乡而战斗到底的时代强音。?【学情分析】教学是学生与教师的双边互动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小组合作探究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紧扣教学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教学目标】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精读课文,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3.体会真情,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故乡炽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揣摩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知识迁移法、分组讨论法、问题讨论法、教师导学法、学生自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2.学习方法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鼓励学生用朗读感受法、按句式说话法、讨论赏析法等进行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的分析中,我会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行说明。【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九·一八”事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富饶的关东平原,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他们不知何时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故乡,才能与家人欢聚一堂。事隔十年,作为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面对故乡的土地发出了壮怀激越的誓言。二、自主探究,学习新课1.作者简介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先后毕业于南开和清华,学生时代即开始创作,是东北流亡作家群中的代表人物。其成名作为他创作于1936年的短篇《鴜鹭湖的忧郁》,是反应东北沦陷区人民生活的代表。主要著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和《曹雪芹》。其中《鴜鹭湖的忧郁》一向为人称道,这是用诗情的笔法写出难以想像的人民贫穷,悲愤郁怒之情回荡在平静的叙述中,传达出遭受压抑的凄厉感。他还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遥远的风砂》《浑河的急流》都有磅礴的气势,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抗战时期他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等长篇。2.时代背景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写下了这篇文章。3.有情朗诵①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a.认真听老师朗读,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能够说明喜欢的理由;b.通过喜欢的句子感受文中的情感。②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文中的思想感情。要求:a.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b.读后能够谈出自己的感受。4.整体感知面对故土,作者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1.合作探究①作者运用哪些手段把自己对国土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试举例说明。讨论明确:a.运用了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b.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c.人称的恰当运用。②课文分为两段,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结构相同:先抒情后回忆最后再直接抒情。内容相同:都有对故土的回忆和描绘。内容上的不同点:回忆中所选取的景物不同。③所选景物有什么特点?为何选取不同的景物?前者选取东北所特有的物产,采用景物的叠加,展现,表达作者的赞美和怀念之情,运用排比,则加强了情感的冲击力。后者选取了春、秋两季的景物,同样表现了东北的丰饶美丽,但没有排比,情感没有前者来得炽烈,但也表达了对老乡的怀念之情,在怀念中又暗含着忧伤与愤怒,最后喷发,面对土地发出自己坚强的誓言。2.品读赏析文中那些句子和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理解和体会。(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例:①“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突出“泛滥”)“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②“在那田垄里

 

第七课《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上一篇:第一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下一篇: 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