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论教养课件1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八课论教养经常听见有人在骂:“你真是没教养!”那么,教养是什么呢?教养来自哪里?体现在哪里?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2.生难字词(1)字音彬彬有礼()贸然()涵养()恪守()矫揉造作()箴言()絮絮叨叨()()()()bīnmàohánkèjiǎozhēnxùxùdāodāo(2)词义贸然:彬彬有礼:涵养:贤达:恪守:自持:矫揉造作:附庸风雅:轻率地,不加考虑地。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能控制情绪的功夫。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严格遵守。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把直的弄弯。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课文听读朗读指导(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2)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1.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试着列举出来。(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3)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2.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谈论“风度”。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风度主要体现在外表,它是教养的一个方面。风度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简述作者的论证过程。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本文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1.课堂小结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经过训练和刻意就可以装出来的。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也就是说一个人表面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但当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好,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题。(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2.拓展延伸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是个“有教养”的人?论教养1.提出问题:“良好的教养”的养成得之于自身。2.分析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3.阐述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4.强调优雅风度的获得方法

 

论教养课件14
上一篇:论教养课件13    下一篇: 论教养课件1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