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讨论》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讨论的特点与规则。

  3.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讨论的特点与规则。

  教学难点:

  学习并运用常见的讨论方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明意义

  由“《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妇是好人还是坏人”引发讨论。老师充当主持人,有意识地组织一次讨论。

  活动中学生自主讨论,老师不作要求,安排两名学生记录。讨论一阶段后,让学生对刚才参与讨论同学的表现予以点评,老师适时引导,以此让学生对讨论的基本形式形成初步印象。接着老师进一步引导参与讨论的学生对讨论的问题形成统一的认识,让学生明白讨论的意义。

  (二)案例分析明方法

  1. 探究《论语》一书中《公治长》中的颜渊篇,感知讨论的技巧。

  颜渊、季路侍②。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明确:

  孔子及其弟子们各述志向,主要讨论的是个人的心志。孔子、颜渊、子路,在和谐的气氛下相互学习和砥砺,有切磋,有请益,循循善诱,很自然地呈现出孔门教与学的情景。

  2.学习案例。浙江某学校的班级对浙江湖州中考题《骆驼祥子》中“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是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中去”这句话展开了讨论,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和讨论的成效点评这次讨论活动。

  A:我认为祥子是被他周围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

  B:是祥子自己把自己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C:我赞同A的说法。大兵抢去祥子的车,虎妞骗婚和小福子的死都加速了祥子的堕落和沉沦,祥子是被他周围人驱赶到“野兽”中去的。

  D:我赞同B的说法。祥子思想狭隘,有着小市民的封闭思维。他从军营逃出来的时候,顺手牵走了骆驼,小福子死后,祥子逐渐走向堕落,甚至出卖他人。

  E:我认为是当时的社会和自身的因素共同把祥子驱赶到野兽中去的,祥子历经孙侦探的敲诈,虎妞的骗婚。是黑暗的社会现实造成了祥子的沉沦。要是他能在黑暗中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就不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F:我赞成E的说法。是当时的社会与祥子自身的因素共同将祥子驱赶到野兽中去的。祥子历经磨难与变故,再加上他自私利己,懦弱妥协的性格,决定了祥子悲惨的命运。

  学生评论品析,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板书:

  讨论的特点:有集中统一的议题;有秩序井然的过程;有互动合作的交流;有理有据,充分发言;有相对一致的结论。

  3.针对书中108页中的口语实践“学校要安放名人塑像,丰富校园环境”的讨论实践给予评价。

  甲:我觉得应该放古代文化名人的雕像,比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同马迁等,这样才有中国味儿。

  乙:你要把咱们学校变成国学馆是吧?就知道古代,古代就好吗?照这么说你干脆穿长袍来上学得了。

  丙:我也觉得不能只有古代文化名人的塑像,我们是现代中学生,要全面发展。我觉得托尔斯泰这样的外国作家,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的塑像都可以考虑。

  丁:各位,我们是不是应把思路打开些?不要总想着作家,思想家、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雕像也应该在校园里占有重要的位置。

  示例:

  生:乙同学的表达方式欠妥。在讨论中,如果不同意对方的看法,我们要委婉地表达反对的观点,如“我反而认为要……才更好”“我有一点不同的意见……”等等,就像是丙、丁两位同学的表达方式,在尊重别人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的观点,这样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生:如果我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可以把乙同学的观点更换一个表达方式。如:我觉得放古代文化名人的雕像固然能突出校园的中国文化氛围,但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中国古代,校园文化应该是多元的,还可以再放些其他塑像,例如思想家、科学家、革命先烈等人的塑像,校园就不会显得单调了。

  明确: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能够发现甲同学的表现很好,提的意见也比较中肯;乙同学直接批评指责甲同学,而且表达情绪化,不利于讨论的有效展开;丙同学则有礼貌地将话题引回到讨论的主题上,而且有观点,有理由,且委婉地指出了甲同学的不足;丁同学紧跟着丙同学,强调校园要放一些名人塑像,并强调要打开思路。

  板书:

  讨论的原则:紧扣议题,言无不尽,包容合作。

  (三)展示交流会讨论

  1.教师不妨先寻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议题,让学生按照有主持、有顺序、有结论的方式展开一次讨论。如“中学生上学应不应该带手机”“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网络语言是否可以进入作文”“班级中的奖罚机制的标准对差等生是否公平”“中学生是否应该追赶潮流服饰”这些问题,学生都是很有话说的。为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可以先讲自己对某一话题的看法,例如老师在批改作文时,遇到网络语言的内心感受。

  2.在学生讨论前要约定讨论的规则,并具体的分工,安排出主持人、记录人、讨论顺序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作针对性的指导。如指导主持人掌握组织策略,提高控场能力;指导讨论者搜集利用校内外学习资源;指导记录人条分缕析地记录讨论过程,最终撰写讨论报告。

  为让活动取得充分的训练效果,活动时安排一名学生用手机进行视频拍摄,便于后期进行展示、交流。

  (四)总结归纳

  1.小组展示。

  2.交流点评。

上一篇:论证要合理说课稿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单元测试题1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