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2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唐·周昉《簪花仕女图》日本和服少女跨越时空的中日“姐妹花”1、遣唐使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隋唐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往今天的日本仍保存着很多大唐遗风,你能说出哪些呢?露一手:和服的历史距今已有1000多年。日本人模仿唐朝女装,精心设计出了和服,并在日本盛行。由于和服的穿着既适应日本气候湿润的特点,又能在日本人的体形上扬长避短,所以和服也就逐渐成为日本的传统服装。在重要场合,如毕业典礼、女儿节、结婚仪式等,和服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服装。日本的服饰公元6世纪中叶,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同时也带去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如日本古都奈良的建筑规划就与我国西安古城的布局几乎如出一辙,使日本建筑技术出现了飞跃。这时,日本一方面模仿中国建筑样式,另一方面将其与自己固有的文化加以融合,逐渐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和样建筑”及“唐样建筑”,日本建筑更加洗练、优雅和素洁,更擅长表现建筑结构的构造美和材料的质感与色泽的美。日本的建筑日本民族最开始的时候,虽然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只限于口头表达,没有用于记载书面的文字。大约是在隋唐时代,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日本人一开始先是直接采用汉字作为日本文字来记载日本语言,后来才逐渐根据汉字来创造出日语的字母。日本文字日本茶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纪,但茶叶的传入则是由遣唐使来完成的。日本古代没有原生茶树,也没有喝茶的习惯。自从遣唐使们把茶叶带回日本之后,茶这种饮料就在日本生根发芽了。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将中国的茶树带回日本,并开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带种植,据说这就是日本栽培茶树的开始。后来,禅僧荣西在中国学到了茶的加工方法,还将优质茶种带回日本传播。日本的茶道小结: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制度:三省六部制、均田制建筑:唐招提寺、平安京文字:平假名(草书)、片假名(楷书偏旁)服装:和服(隋服、唐装)节日:除夕、元宵、清明、中秋、端午、七夕、重阳等此外:茶道、花道、剑道、书法、中草药等新罗强盛以后,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新罗仿唐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三、唐与新罗的关系二、鉴真东渡《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图》中国高僧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鉴真688--763人物简介:俗姓淳于,扬州人,14岁出家,是律宗南山宗传人,擅书法、雕塑,精医学草药743—753年受日本僧人邀请,六次东渡,历经艰险,最后到达日本奈良东大寺人物贡献:传播佛教律宗建造唐招提寺传播干漆法雕塑艺术以鼻嗅鉴定各种草药推动书法艺术在日本发扬光大据说还传授豆腐、酿造等技艺你从鉴真身上学到哪些优良品质?唐招提寺说一说:唐朝300年间,由于学生、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本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2、玄奘为何要“西游”?1、玄奘“西游”到哪里?三、玄奘西游那烂陀寺(Nalanda)古印度著名佛教寺院。5~12世纪,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学及研究中心之一。不仅当时印度的著名佛教学者在此修持讲学,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一些僧人也不远万里,负笈前来。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合作,在那烂陀修建了一座玄奘纪念堂。《大唐西域记》从鉴真与玄奘的经历中,你得到哪些启示?开放的政策繁荣的经济昌盛的文化便利的交通安定统一的国家列一列:唐朝为何能同各国友好往来?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唐朝的对外交往情况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作用?议一议:课堂小结:隋唐时期的中日交往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隋唐对外交往特点:活跃表现:1、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鉴真东渡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游D.遣唐使到来2、某历史兴趣小组想了解唐朝时印度的一些文化概况,你会向他们推荐()A.《史记》B.《大唐西域记》C.《水经注》D.《齐民要术》3、日本受唐朝影响很大,包括()①仿照唐朝进行政治改革②参照汉字创制日本文字③学习改进饮茶方法,形成茶道④建筑服装都与唐朝相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CBD4、下列人物中,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是()①李冰②李春③玄奘④鉴真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传说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发生在()A、唐高宗时B、唐太宗时C、武则天时D、唐玄宗时DB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2
上一篇: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1    下一篇: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2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