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关雎译文、赏析及练习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无需登陆,复制下载即可
文本内容:
 关雎
【原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305篇之首,孔子称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人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子”。
这首诗原是三章: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郑玄从文义上将后二章又各分为两章,共五章,每章四句。现在用郑玄的分法。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流”,《毛传》训为“求”,不确。因为下文“寤寐求之”已有“求”字,此处不当再有“求”义。“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全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
姚际恒《诗经通论》评云:“前后四章,章四句,辞义悉协。今夹此四句于‘寤寐求之’之下,‘友之’‘乐之’二章之上,承上递下,通篇精神全在此处。盖必着此四句,方使下‘友’‘乐’二义快足满意。若无此,则上之云‘求’,下之云‘友’‘乐’,气势弱而不振矣。此古人文章争扼要法,其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别。”姚氏对本章在全诗中的重要性分析最为精当。应当补充者,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生动逼真的形象,即王士祯《渔洋诗话》所谓“《诗》三百篇真如画工之肖物”。林义光《诗经通解》说:“寐始觉而辗转反侧,则身犹在床。”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可谓“哀而不伤”者也。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所谓“乐而不淫”。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主题】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写法】
(1)运用比兴手法。
(2)重章叠句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常见考题】
一、理解性默写
1.起兴的句子是:          ,          。          ,          。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          ,          。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是:          ,          。          ,          。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          ,          。          ,          。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诗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          ,          。
6.《关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          ,          。
7.《关雎》中的男子由“          ,          ”引起“          ,          ”的美好联想;“          ,          ”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          ,          ”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8.诗中描写感情波澜的诗句是:          ,          。          ,          。
【答案】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二、阅读理解
1.本诗围绕一个求字,写一个               。
2.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3.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            ,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且细心呵护的短语是:                。
5.《关雌》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6.《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7.《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8.诗中写河洲的水鸟,写采摘荇菜,起什么作用?
9.谈谈你对“琴瑟友之”的“友”字的理解。
10.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11.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12.诗中有许多句式相同相似的重章叠句,这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14.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15.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6.下列对《关雎》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17.下列对《关雎》的相关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      )
A.诗句多用“参差”“辗转”“窈窕”等双声叠韵词,更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
B.《关雎》是一首描写男子思念女子的爱情诗。
C.“赋”是这一首诗歌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
D.本诗结构严谨,起伏相间,四字句贯穿全篇,节奏欢快,形式整齐,感情奔放。
18.对《关雎》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以滩头水畔的一对唱一和、相亲相爱的雎鸠鸟来起兴,引出女主人的一片情思。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点出了这个小伙子所恋的就是那位在河边采荇菜的有着美好姿态的姑娘。
C.诗歌采用了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如“窈窕”“参差”“辗转”,以增加诗歌音韵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
D.这首诗写的是小伙子对心上人思念、追求的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左右芼”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D.“钟鼓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
【答案】
1.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窈窕淑女。
4.辗转反侧  采之、芼之、友之、乐之。
5.《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6.《关雎》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7.《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8.引起后文(或:起兴作用)
9.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她,把她当成知音、知己,和她相亲相爱。
10.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11.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12.(1)可以充分表达诗人思想感情。(2)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13.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
14.运用兴的艺术手法。如开头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来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使人由成双成对的雎鸠鸟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由雎鸠鸟的和鸣联想到君子对淑女的思念。(答出比兴或重章叠句并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亦可)
15.《关雎》是一篇男女言情之作。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这个过程显得美好、喜悦而又不低俗,所谓乐而不淫;写求之不得的焦虑、苦闷而又想象求而得之的热闹情景,所谓哀而不伤。
16.A    17.D    18.A    19.C
 
上一篇:八下语文《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下一篇: 蒹葭译文、赏析及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