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周总理,你在哪里第1课时导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学习目标1.学习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2.虚实结合的写法。3.大量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写感情。学习重难点1.理解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2.虚实结合的写法。导学过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简介作者。2.辨析字词。谪()涛()⑴滴()⑵摘()滔()3.品读课文。⑴注意语气词“呵”的变读法:句首读“ā”,句中、句尾读“yā”。⑵体会诗歌的感情:怀念、热爱、崇敬、爱戴。⑶诗歌的结构:询问——呼唤——寻找——应答——思念4.了解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课堂探究:1.齐读课文。2.讲读课文第一部分(询问、呼唤)⑴注意哪些字应重读,请划出来。⑵重点理解如下字词的含义:(我们的、好、你的人民)⑶这一小节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及作用?3.讲读课文第二部分(寻找)⑴课文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总理的。(高山、大地、森林、大海)⑵体悟四种形象的具体内涵。高山:大地:森林:大海:⑶体会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B.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C.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⑷理解“足迹”“深深”两个词的含义。4.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思念)⑴理解两个“永远居住”。⑵全诗点睛之笔。5.指导朗诵全诗。三、达标检测: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轰鸣() 谷穗() 沉甸甸()篝火() 松涛() 心脏()2.选词填空。(1)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________。(停息、休息、停留)(2)你可知道,我们_______你,——你的人民______你!(想念、思念)(3)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_______(呼喊、呼唤)3.阅读理解。(一)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1)“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诗中列举了哪些地方?(2)全诗如何描述周总理“深深的足迹”的?(二)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呵,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3)文中的破折号有何作用?(4)诗中在整个世界逡巡一遍,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知识链接:(一)作者介绍常建,唐代田园诗人。其作品往往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表现对大自然秀丽风光的热爱和对悠闲恬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歌颂隐逸生活,抒发闲情逸致,有时流露出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艺术风格上朴素真切,清新自然,诗情画意,浑然一体。本诗是常建的代表作。杜甫,(公元712--770年),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诗圣”。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乃父杜闲。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二)创作背景《登岳阳楼》写于诗人逝世前一年,即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岳阳楼,即湖南岳阳城西门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其余两个是武汉的黄鹤楼、南昌的滕王阁),下瞰洞庭,视野广阔。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说任职此州,常与才士登楼赋诗,遂使之声名骤增,成为天下文化名楼。(三)写洞庭湖的佳句1.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2.僧可明:“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3.许文化:“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4.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四)岳阳楼的名联1.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2.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3.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4.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5.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周总理,你在哪里第1课时导学案
上一篇:周总理,你在哪里导学案    下一篇: 《周总理,你在哪里》说课稿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