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例评析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例评析教师先导入:听说大家都爱唱歌而不爱学诗,其实那些歌词写下来就是一首首的诗。“读诗使人灵秀”,我们这一单元的学习目的就是如何品析诗歌。为我们提供范例的是《周总理,你在哪里》。其后的主要教学过程,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六段重要的语言来理解:第一段话:敬爱的总理逝世已经有一年了,为什么还要问他在哪里呢?诗中有答案吗?在什么地方?这个答案是怎么得来的?(学生初读诗文,答问,老师拉出全课脉络的板书。)第二段话:这首诗里面,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大家看一看,通过读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画面没有?你看到了什么画面?(学生活动,理解每节诗的内容。)第三段话:著名歌唱家李光曦曾将这首诗谱写成歌曲,在国外演唱,产生了巨大的反响。现在我们来当这首歌的音乐画面制作人,分组准备,每组准备一节。看所创造的画面,哪一组有深意,哪一组的内容更丰富。(学生充分活动。)第四段话:感谢诗人为我们创造了这样美好的意境,感谢她为我们留下了这样广阔的驰骋的空间。现在,让我们更好地进入这个意境吧,看看怎样才能朗读得更好。(学生再读诗文。)第五段话:刚才我们尝试、体味了,大家现在再看看,诗歌和别的体裁有何不同?不同在哪里?(讨论。)第六段话:现在让我们从悲痛中走出来,提出一个问题,鉴赏一首诗有哪些方法?教给学生的方法是:了解背景反复吟,联想想象创意境。赏析韵律品语言,把握题旨入诗情。[评析]这个教例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从这六段重要的语言,我们可以窥见这首诗歌教学的六个明显的步骤:朗读、扫描课文——寻找诗中的“画面”——“创造”诗歌的画面——再朗读课文——学习诗歌的体裁特点——讨论阅读诗歌的方法。从这六段重要的语言,我们可以感受到教师教学设计的艺术匠心:在这六个明显的步骤后面,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意图:初知课文大意——领会课文的主体内容——体味赏析课文的画面——品析课文的语言——了解诗歌体裁的特点——点拨阅读自读诗歌的方法。六个步骤一气呵成,从粗到细,从引读到自读,从想象到品析。从教学课文内容到点拨学习方法。全课的教学从知识到能力,从实到虚,显得绵延起伏,气韵生动。从这六段重要的语言,我们可以知晓学生的课堂活动的流程:读课文——理脉络——赏画面——品字词——明知识——懂学法。六个步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的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从这六段重要的语言,我们可以品味到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板块,即“现在我们来当这首歌的音乐画面制作人,分组准备,每组准备一节。看所创造的画面,哪一组有深意,哪一组的内容更丰富”。由于教师教学手段的灵巧,特别是设计了“创造音乐画面”这样一个精彩的教学线条,学生无不在一节诗一节诗的“画面创造”中跃跃欲试,不仅形成了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序”流动,而且酝酿了课堂教学的高潮。这实在是很精彩的六步。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例评析
上一篇:《周总理,你在哪里》mp3音频课文朗读    下一篇: 《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反思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