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回忆鲁迅先生》课件3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而已集》等。 鲁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nǎi)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在鲁迅的关怀扶持下,她成为活跃在文坛的青年女作家。鲁迅是她思想上的导师,生活中的长者,让人信任亲近的朋友。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萧红创作背景鲁迅说:“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着……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自读课文的方法。2.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鲁迅先生生活小事。学习自读课文方法1.快速浏览课文,扫清字词障碍。2.参考阅读提示及批注,圈点描写鲁迅先生的关键词句,概括事件,分析人物形象。3.用学过的方法品析句子,解决问题。读准字音舀yǎo揩kāi碟dié捆kǔn咳嗽késou调羹tiáoɡēnɡ绞肉jiǎoròu薪金xīnjīn校对jiàoduì草率cǎoshuài悠然yōurán抹杀mǒshā疙瘩ɡēdɑ阖hé不以为然bùyǐwéirán深恶痛绝shēnwùtònɡjué积累词语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抹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从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读课文思考:文中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生活琐事?生活琐事1.(1-2)2.(3-7)3.(8-13)4.(14-17)5.(18-23)6.(24-26)7.(27-30)笑声和走路的姿态开始“我”在鲁迅先生家做客的情景“我”在鲁迅先生家里吃饭的情景和“我”开玩笑梅雨放晴后“我”高兴地跑到鲁迅先生家里认真对待青年来信对待自己的原稿和校样并不看重生活琐事8.(31-34)9.(35-40)10(41-42)11(43-54)12(55-60)13(61-63)14(64-67)许先生的忙碌看电影时不肯坐车休息方式----翻翻书陪客人、彻夜工作海婴“吃鱼丸”事件包书非常认真不顾身体拼命工作课堂小结在人们的印象中,鲁迅是严肃的,特别是对敌人丝毫不留情,这是他被人熟悉的伟人的一面。萧红以其独特的观察视角,让我们不仅认识了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的鲁迅,也认识了作为一家之长的鲁迅和作为一个情义深重的宽厚长者的鲁迅。这是他平凡、富有浓郁人情味的一面。 课后作业 1.抄写课文21页的字词。2.分析鲁迅的人物形象。3.阅读鲁迅的文章《死》。

 

《回忆鲁迅先生》课件38
上一篇:《回忆鲁迅先生》课件33    下一篇: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课件1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