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2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积累细节描写的语言;学习细节描写方法,写活人物。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既真实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学情分析本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除了让学生们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还要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作者萧红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以多个片段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展现出鲁迅的个性和气质。从细微之处显示了鲁迅伟大的品格。萧红作为女性作家对生活有敏锐的感知力,语言细腻明丽,平实自然,如话家常却感人至深。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语言特点,在细节中融入真情实感,发扬“不溢美,不隐恶”的文学创作传统,把写人与写事紧密结合起来。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既真实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难点: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本课通过一体机优教通授课课件制作是利用ppt,更加流畅、炫酷。课件中包含音频、视频、图片等。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环节)多媒体使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导入讲授新课鲁迅形象播放鲁迅图片播放音频鲁迅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播放PPT展示14个生活片段播放PPT出示问题播放学生绘画作品播放PPT展示没有绘画的鲁迅先生的几个生活片段播放PPT出示问题播放视频其他人对鲁迅的评价教师提问:这是谁?学过他的什么文章?谁能介绍一下鲁迅?结合上学期阅读过的《朝花夕拾》谈谈对鲁迅的感受?教师讲述:萧红笔下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3页,上节课我们阅读了课文,概括了鲁迅几个生活片段。教师提问:谁能回顾一下,概括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片段?教师提问:每个小组从这些片段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或感触最深的生活片段配上插图,说一说为什么选这个生活片段?体现鲁迅什么性格特点?教师总结:无论是绘画作品还是讲诉都非常精彩。教师:在学生讲诉鲁迅生活片段之后,引导学生抓住片段的核心内容,更深入了解鲁迅的性格特点。教师提问:这些生活片段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性格特点?你从哪看出来的?教师提问?通过萧红的描述,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谈谈你的体会。教师总结:不仅认识思想家的鲁迅,也认识了作为一家之长的鲁迅,和作为情深意重的长者的鲁迅。教师:这是萧红笔下的鲁迅,那么其他人对鲁迅是怎么评价的呢?学生回答。学生畅所欲言大多围绕严肃、冷峻、倔强等词语来回答。学生回答。先讨论再讲述。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讲述选这个生活片段的原因以及体现了鲁迅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学生们自由发言。学生们畅所欲言有的说认识一个笑声爽朗的鲁迅有的说认识了一个幽默的鲁迅,一个热情、随和的鲁迅。拓展应用播放PPT出示问题教师提问: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账,你如何理解?教师总结:文章借助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再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描述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富有思想含量。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运用细节描写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教师提问:为什么每位同学描写其他同学的文章,大家猜的很准?引导学生写文章除了要善于观察、抓住人物特征来写还要善于抓住细节描写。学生回答学生当堂写作。学生朗读自己写的文章,其他同学猜写的是谁?同学们猜的很准。有说是抓住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有说是抓住细节描写。有说抓住了人物特征来写的。小结布置作业教师小结:感谢作家萧红,让我们结识了“走下圣坛”的鲁迅先生,也学习了作者在散文创作方面不凡的功力。有的同学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不知从何下笔;有的同学担心文笔不好,写不出好文章来。其实只要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有真情实感,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一样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来。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对你的写作有所启迪。这个星期我们将开展鲁迅作品读书活动,请以《我眼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读书笔记。六、教学效果通过本课学习,拉近了鲁迅与同学们的距离,展示了鲁迅的另一面,这就是富有浓郁人情味的鲁迅,鲁迅是伟人,也是平凡人。通过阅读汲取生活写作经验,写一个人的时候,要努力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精神。写人要实事求是的刻画,在细节中融入真情实感,把写人写事紧密结合起来。在写作过程中,细节描写同学们运用的很好。七、板书设计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可敬的长者鲁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23
上一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28    下一篇: 第3课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2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