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课件3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资治通鉴》司马光孙权劝学作者作品简介: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孙权劝学司马光(1019-1086),《资治通鉴》初读——读准读顺初,权谓吕蒙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gū)岂(qǐ)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初读——读准读顺初,权/谓吕蒙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gū)/岂(qǐ)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考考你: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文中人物简介: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吕蒙(178-220),东吴国大将。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小组研讨,疏通文意孙权劝学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不翻译;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文言词语;调: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译读——同组助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当初对……说现在掌管用事务难道成为通“耶”,表反问语气,吗。想要只应当表阻止语气,罢了。说谁比,比得上认为开始译读——同组助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和非常,十分惊奇再,又现在读书人就为什么,怎么无实义表感叹语气,啊于是拜见到了......的时候体会人物形象,读出语气:孙权: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鲁肃)(吕蒙)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情景剧表演《孙权劝学》1.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孙权吕蒙鲁肃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知错能改,谦虚好学,有军人的坦诚豪爽。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劝赞问题探究2.文

 

孙权劝学课件33
上一篇:孙权劝学课件27    下一篇: 孙权劝学课件3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