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孙权劝学课件3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居涑(sù)水乡,世称涑水先生。晚年自号迂叟。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卒谥文正,追封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宝元年间中进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内容丰富,叙事简练,是富有一定文学价值的历史名著。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司马光墓园墓园的碑楼有巨碑记载司马光一生的事迹文中主要人物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其最大功绩就 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 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三国志》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孙权劝学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吕蒙(178-219),东吴大将。孙权劝学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周瑜死后,官至东吴大都督,统领东吴兵马。东吴重臣。孙权劝学卿孰涉猎当涂治经为博士邪刮目相看qīngshúshètúyéguā生字注音:岂(qǐ)邪(yé)遂(suì)更(gēng)即jí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蒙母,结友而别。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wéi)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蒙母,结友而别。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分角色朗读(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语重心长,谆谆告诫。反问句,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现身说法,言辞恳切。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吕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反问句,带有自豪的语气。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疏通文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告诉,对……说现在掌管大事用事务难道想成为通“耶”只应当历史罢了说哪里比得上认为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开始和讨论评议非常惊奇如今,现在就怎么……这么迟于是拜见表顺接到,等到不再是1、蒙辞以军中多务蒙以军中多务辞(注意翻译顺序)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志士离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怎么知晓这件事这么晚啊!”古代称呼表示的含义卿孤阿蒙大兄①古代君对臣的爱称②古代对人的敬称古代王侯的自称。是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多用于亲属称呼或人名的前面。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古今异义1、博士2、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古今异义辞

 

孙权劝学课件35
上一篇:孙权劝学课件33    下一篇: 孙权劝学课件3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