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19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设计思路《孙权劝学》是一篇短小意深的课文,也是一篇文言小美文。他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叙述的是东吴大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认真读书,学识大增的故事,文中对话简洁生动传神,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脉络清晰,写作时可引导学生加以模仿。另外通过学习,从文中感受到“开卷有益”的道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教学目的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3.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板书)孙权劝学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二、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以“提问”的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板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3.全班有感情的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三、课文研析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C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E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2.分析人物,解决问题。(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侧面描写)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意见鲁肃---敬才爱才、真诚结友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总结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现、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大家做得非常好。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最终由“吴下阿蒙”变得令人“刮目相待”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学习了本文,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的成长。五、作业1.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由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看得到别人的进步。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3.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努力,学识突飞猛进,让人刮目相待,课下对比阅读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谈谈自己的感想!教学反思这节课结合课文短小的特点,以朗读为主,运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带着疑问去学习,让学生参与,在朗读中思考,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感悟。朗读贯穿其中,力争当堂成诵,完整讲述,这样既积累了文言词句,又提升了理解能力,一举两得。本课教学语言表达再标准流畅一些,教学效果会更好。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19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17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2课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