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4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阅读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CHUZHONGYUWEN 第一课时CHUZHONGYUWEN“语文”名字的由来: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时开办的新学堂只有称为“国文”课一科。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小学改设“国语”课。中学仍设“国文”课,白话文的比重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解放后,叶圣陶先生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为“语文”。“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接受,叶圣陶先生亲自起草了语文教材的课程标准。还为新中国第一套语文教材题写了封面的“语文”二字。1、了解作者和叶圣陶的有关常识、识记文中字词。2、通过略读,理清文章思路。3、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过人品性。 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 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人, 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 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 合作编著《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 编著有《文言常识》《佛教与中国文学》等。 他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 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 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早期代表作长篇小说《倪焕之》。著有童话集《稻草人》。“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说,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作者和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丁卯商酌譬如累赘拖沓妥帖mǎozhuóléitàpìtiē【商酌】商量斟酌。【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修润】修改润色。【譬如】比如。【诲人不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1.略读指导:(1)略读侧重观其大略,推而广之去读同类型文章,可借助猜想题目、段首句、首尾呼应等进行。(2)本文约2000字,5分钟内完成。2.理清课文思路。第一部分(1):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3-5):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第四部分(6-8):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第五部分(9):谈学习和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写文章来纪念他,希望自己和其他拿笔写作的人,能够像叶圣陶先生一样以身立德并践行他的语文主张。2.叶圣陶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具有高尚的品德。他待人厚: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对待他人都谦虚恳切、彬彬有礼、尊重有加;他律己严:在文字方面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3.概括文中写了哪些事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待人厚(1)叶先生不耻下问,请“我”帮他修润课本的文字。(2)在客人的拦阻之下,依然把客人送到大门外。(3)认为我居住条件差,写信给“我”,表达后悔和悲伤之情。律己严(1)主张文风要平易自然。(2)特别强调重视语言的“简洁”。(3)以身作则,零碎方面同样认真。(一)在本文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积累下来,并说说它们的意思,小组中进行交流。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二)再读课文,为下一课时做好预习。 第二课时CHUZHONGYUWEN1、品读文中词句,体悟本文语言特点。2、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3、理解叶圣陶提出的语文主张。作者在第一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理解一:先生在这样一个合家团聚、喜庆欢乐的除夕夜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因此倍增悲哀。理解二:大处说,中国的文学界和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坚守语文主张的著名语文学家;小处说,“我”失去了一位相交多年、感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40
上一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39    下一篇: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4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