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棵小桃树》课件2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棵小桃树贾平凹学习目标1.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2.品析文章生动细致的语言。3.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抒发的情感。“桃花红,桃花艳,开在那三月间。桃花儿红,女儿娇,梦儿飞满天。花儿捎去心上香,暗结那梦中缘。”作家贾平凹也曾和一棵小桃树结下不解之缘,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美文,欣赏那棵楚楚动人的小桃树。课堂导入预习导学1.阅读下面小资料,完成填空。贾平凹,当代作家。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1997年凭借《 》,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 》,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秦腔满月儿预习导学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矜持( )孱头( )猥琐( ) 一摞( )魂魄( ) 马嵬坡( )灼灼( ) 单薄( )jīnsuǒpòzhuócànluòwéibó........预习导学3.词语解释。忏悔:纤纤:矜持:猥琐: 血气方刚: 轰轰烈烈: 垂垂暮老:祸不单行: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形容细长柔软。严重;严肃。(容貌、举止)庸俗不大方。 (年轻人)精力旺盛,冲劲儿大。 形容气魄雄伟,声势浩大。 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预习导学4.通读全文,完成填空。本文从 开始写起,接着回忆好多年前的秋天 ,第二年春天 ,“我”去城里上学后奶奶常给它浇水,最后再次描写 。?雨中的小桃树自己种下小桃树小桃树破土而出雨中的小桃树任务驱动一:整体感知,把握内容。合作探究1.本文标题“一棵小桃树”具有哪两层含义?“一棵小桃树”一语双关,既指作者儿时种下的小桃树,又象征着作者从儿时便怀有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梦”。合作探究2.如果将本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各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示例:①开篇点题;②眼前情景;③回忆过去;④如今情景。合作探究3.本文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合作探究明线(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桃核被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瘦、黄,大家笑话它、奶奶说它没出息)→长了二尺来高(生长缓慢、样子猥琐)→有院墙高了(被猪拱、讨人嫌、被遗忘、被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风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儿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嫩红、欲落未落)。暗线(“我”的人生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向往幸福生活→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的渺小,努力学习、奋斗→走上社会,想干一番事业→渐渐大了,方知人世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遭受种种磨难→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幸福、对理想的追求更加坚定了。任务驱动二:走进“我”的内心合作探究1.纵观全文,分析作者对小桃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见到它长得纤弱,没人管它,为自己漂泊他乡忘却了它而难过。当自己生活遇到挫折,见到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顽强地同命运做斗争,“我”不由对它产生赞美之情,并由衷地感谢它。合作探究2.在最后一段作者说“小桃树啊!我该怎么感谢你?”作者为什么要感谢小桃树呢?联系上文认真思考,将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合作探究(1)我却无论如何不能安睡,想这甜甜的梦是做不成了,又不甘心不做,就爬起来,将桃核埋在院子角落的土里,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我”期望桃核开花,让“我”看见桃花,让“我”幸福一生。(2)但我却十分地高兴了:它是我的,它是我的梦种儿长的。我想我的姐姐弟弟,或许已经早忘却了,他们那含着桃核做下的梦,但我的桃树却使我每天能看见它。这棵桃树是“我”的梦的种子长的,它身上寄托着“我”的梦想。合作探究(3)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当“我”看到一朵朵桃花随着风雨飘落时,“我”仿佛看见自己的梦;看到还有一个花骨朵儿,“我”仿佛看到了希望。总结:小桃树寄托了“我”儿时的纯真的梦,小桃树是幸福的梦的化身。长大后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再凝视小桃树,“我”从它雨后残存的花苞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任务驱动三:学习文章写法合作探究1.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在逆境中成长的小桃树,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本文赞颂了什么精神?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哲理?示例: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地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2.文章的主题寄予在一个具体事物上,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常见的写作手法有照应、联想、想象、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铺垫悬念、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先扬后抑、欲扬先抑等。本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寓意也可)。3.作者要给

 

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棵小桃树》课件23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棵小桃树》课件21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棵小桃树》课件2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