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4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二讲授新课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后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农业:(农具、耕作技术、作物)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讲授新课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讲授新课牛耕图讲授新课手工业:(生产规模,技术)商业:(货币、市场、城市)手工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的使用二讲授新课王室衰微前770年周平王东迁讲授新课西周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西周时期的各种制度在春秋时期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的瓦解诸侯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而是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职位不再世袭由此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样就使得分封制瓦解讲授新课周天子大权旁落,大诸侯势力崛起诸侯:各自为政,不再听命于周王,不再纳贡结果:周天子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依赖诸侯国的支持海海江水淮水渭水河水汉水春秋形势图周王城封国都邑讲授新课阅读下列资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论从史出1、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诸侯争霸的背景原因2、民族矛盾有所发展讲授新课尊王攘夷在春秋时期,尊王攘夷只是表面上尊周天子,实质上是利用周天子的影响力号令诸侯,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扰,扩充疆域,以达到称霸的目的海海江水淮水渭水河水汉水春秋形势图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晋文公宋襄公周王城封国都邑春秋五霸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讲授新课春秋争霸形势图春秋末年,长江下游的吴国、越国先后北上争霸吴越讲授新课齐桓公首霸中原地理条件:靠海,盛产鱼盐管仲改革:(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2)改革军制(3)“尊王攘夷”,扩充疆界。召集诸侯会盟(葵丘会盟)国富兵强称霸方式:“周天子派人参加”说明了什么?→天子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举行盟会,周天子派代表参加。晋文公终成霸主讲授新课在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的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你知道吗?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西周传国的宝物。周王朝掌着它,是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凭证。楚国楚庄王问鼎,是挑战王权,是暗示想取而代之。【含义】比喻企图夺取天下。权力的象征问鼎中原的成语出自春秋的楚庄王(晋楚争霸)秦穆公——嬴任好(?—前621),春秋时秦国的国君。在位时,努力改革内政,搜罗人才,举贤任能。他是春秋时代的“五霸”之一。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发奋图强坚定意志永不言弃春秋五霸之 越王勾践讲授新课人用贤才,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讲授新课1、诸侯争霸的实质:政治上:号令诸侯,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春秋争霸的影响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消极: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3、推动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2、促进了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积极1、争霸使得大国兼并小国,有利于局部统一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1.我国春秋时期,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A.铁农具的应用 B.牛耕的推广 C.水利工程的修建 D.金属货币的流通2.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鲁国国君很傲慢C.诸侯之间来往十分密切D.周王室地位衰落DD课堂检测3.下列哪一位诸侯国的国君打着“尊天子,攘四夷”旗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A.晋文公B.秦穆公C.楚庄王D.齐桓公4.对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叙述正确的是()①战争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灾难②战后出现了一些较大的诸侯国③中原各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④周天子坐收渔利,权力渐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DA

 

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40
上一篇: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39    下一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