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19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课题: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授课时数: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原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分组对比回答、讨论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融合的前提条件。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二、教学重点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教学难点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谈话法、合作探究法、图表归纳法、史料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课前一分钟:历史朝代歌(中国古代史部分)(二)导语:多媒体出示五十六个民族图片。感受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的盛况,我们祖国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是一家。那么五十六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氐族、羯族及我们要学习的鲜卑族呢?他们到哪里去了?让我们穿越是时空的隧道,一同去探究和学习与他们相关的史实。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三)新课讲授多媒体出示:北方十六国和东晋形势图回顾:西晋灭亡后,北方建立了许多个政权,史称“十六国”。而实力最强的是前秦,它统一了黄河流域统一了北方。此时南方东晋实力最强,两强必有一争,通过淝水之战来一决高下。淝水之战(1)战争五要素: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影响(阅读教材找出)时间:公元383年。地点:淝水。交战双方:东晋——前秦。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影响: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2)经过(故事会):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讲述淝水之战的大致过程。(3)多媒体出示:东晋前秦形式图(兵力:80万VS8万)(4)讨论:交战双方胜败原因?(从前秦、东晋两方面考虑)评价(5)史海冲浪: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巨鹿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的建立和统一(2)迁都:平城——洛阳北魏孝文帝他首先第一件事情是迁都。动脑筋: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3)改革措施: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多媒体展示史料、图片等)(4)影响: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多媒体展示:鲜卑族与汉族往来密切图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自主探究)(1)背景:定居生活(民族交融成主流)(2)民族情况(3)民族表现经济文化:密切交往日益频繁语言: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艺术: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民族心理: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4)影响(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联系实际,我们在生活中与各民族间要友好和睦相处。同时也要认识到改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巩固检测1、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B)A.淝水之战产生于4世纪的后期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C.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D.东晋军队大败前秦2、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措施包括(C)①用汉姓②穿汉服③说汉话④与汉人通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D)A.促进北方融合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思考题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个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个千古罪人。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六、板书设计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建立和统一迁都改革措施影响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19
上一篇: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20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