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地理七下6.2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第(2)课时一、教材与学生地理现实的分析:1、本节教材内容与教学方法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自然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本课是该节的第二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亚洲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地图分析一个大洲的地形地势特征,并理解地形地势对河流的影响。在教授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2、学生地理现实分析:初一学生虽已接触了一学期的地理,但对地理知识只是肤浅的整体的了解,如:学生知道七大洲的名称,却不知在一个大洲的内部仍然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又是什么呢?一般涉及地形、河流、气候,而不同地理要素之间又相互联系和影响。同时本节涉及的地名多而枯燥,读图量大,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顺理成章的进行本节学习,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壮观的亚洲图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重视对我们所生活大洲的学习,达成本节学习目标。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运用地形图及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总结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亚洲的地形、河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亚洲的地形、地势特征。2、教学难点:亚洲地势特征对河流的影响。四、学生预习项目:1、课本:预习课本P2-P4。2、项目书:预习项目书第1-3页。项目设置:师生教学活动设计设计说明完成项目引入新课播放歌曲“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歌曲中也蕴藏着地理知识,大家想一想,歌词中,哪些地方和地理有关?(学生回答:山脉、河流)板书:亚洲的地形和河流这首歌曲唱出了我们亚洲人的自豪,亚洲作为第一大洲,有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呢?亚洲的图片及相关的亚洲地理集锦资料。(如:死海、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西伯利亚平原、贝加尔湖、里海、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让学生观察资料及图片,以抢答的形式说出图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里?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感受进入新课的学习情境中。一、亚洲的地形方法点拨:要认识亚洲的地形特点,需要查阅哪种类型的地图呢?(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展示“亚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自主读图:阅读课本图6.5“亚洲的地形”图,找出亚洲的主要高原和平原,并用铅笔圈出来。主要高原: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德干高原。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等。找一找这些高原和平原在亚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展示交流:由陆高海深表中得出: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高度,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用深褐色表示,海拔大致在3000米以上,它们位于亚洲的中部地区;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华北平原位于亚洲东部,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位于亚洲南部,它们的颜色由深黄到浅黄,说明它们的海拔在1000米以下;伊朗高原位于亚洲西部,颜色表明他的海拔大致在1000~3000米。合作探究: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归纳小结:亚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占亚洲总面积3/4以上;其中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亚洲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亚洲周边地区;地表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四周地势地下。方法引领:描述一个区域的地形特点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可以描述一个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该区域的地势起伏等)小组活动“穿越亚洲”活动1:1-6组同学沿东经80°,从北向南做旅行;7-12组同学沿北纬30°,从东向西做旅行。并沿途纪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小组展示结果:(1)东经80°经过了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中间高,南北低。(2)北纬30°经过了平原、高原、山脉地区,东西较低,中间高。验证亚洲地形特点:亚洲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展示“亚洲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地形剖面图”学生读图,分析亚洲沿30°N的地形起伏特点和北美洲沿40°N的地形起伏特点。通过此活动,让学生掌握某区域地形地势的方法。二、亚洲的河流读图描图:利用地图6.5,用红笔按照河流流向描出以下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印度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看看它们各流入哪个大洋。个人展示:长江、黄河、湄公河注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合作探究:亚洲的河流流向有何特点?这种特点与亚洲地形有什么关系?归纳小结: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这种特点主要是受到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亚洲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通过

 

人教版地理七下6.2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自然环境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6.2自然环境教案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