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沁园春 雪教案四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课 沁园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字词,背诵默写本词。2、品味优美的语言,并用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4、感受冰形象以及山、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魄。【教学难点】1、品味优美的语言。2、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一﹑自主学习。1、查找资料,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登拔千米、白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亲赴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就把这首《沁园春.》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2、介绍毛泽东:3、自读课文一遍,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正音或解释正音:分   娆    逊    数    汗解词:惟余     竞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4、结合书下注解再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意,把词的上下两阙的意思归纳出来。上阙:描写北国壮丽的景,热情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下阙:评论历代帝,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二、合作、探究、展示。(一)、解题并整体感知:《沁园春 》中,“沁园春”是词牌名,“”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乍一看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诗,其实这是一首充满豪情的抒情诗。在词中,已不再是陪衬物,不再是一种逆境的象征,而是作者歌咏的对象。置身毛泽东描绘的冰世界,你不但毫无寒冷之意,而且会油然而生壮美之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冰世界是“活的”,而且有着红日的照耀,“妖娆”、“多”,“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要求看课本上的彩图或放幻灯片)毛泽东站在历史的高度,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主宰历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二)、学生听录音跟读,小组展示。(三)、学习词的上阙,指名学生朗读。1、提问: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明确: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丽多姿。2、逐层分析上阕结构:①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景?所写景物有特点?明确:总写北国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飘,写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②“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

 

沁园春 雪教案四
上一篇:人教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 雪教案    下一篇: 沁园春 雪课堂实录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