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题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权劝学》练习  【字词运用】  (1)注音  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 遂(suì)  (2)形似字区别    (3)解词  权谓蒙曰(告诉)  蒙辞以军中多务(用 事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难道)  孰若孤(谁 比得上)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蒙乃始就学(才 开始从事)  卿今者才略(语气词,不译)  士别三日(分别)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时候 到)  见事之晚(认清事物)  (4)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同“耶”,语气词)  (5)成语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待。  下阿 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6)多义词辨析  (7)古今异义  【句子分析】  本文写权劝学,着重表现权的善劝,而完全略去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的一问一答,来表现蒙才略长进之快之大,至鲁肃与蒙“结友”,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并为其才略所折服的余韵。  【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实,陕州夏县(现在省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编《资治通鉴》,有《司马文正公集》。  (2)阅读知识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有什么作用  文章是作者用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法,因此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与作者的生活经历、遭遇处境紧密相连。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作者,其作品多体现平民百姓的疾苦;而那些无意仕途的作者,文笔就较轻松,多山水风景、儿女情长的作品;至一些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的作者,会在作品中抒发郁闷伤感之情。所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对文言文学习是很有帮助 的。  当然,写作背景对理解文言文也很重要。每篇文章都有其一定的创作背景,由年代久远,文字上的障碍已经不少,若对内容理解再有困难就更不利学习了。了解写作背景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背景知识  《资治通鉴》全书二百九十四卷,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统治的意思。  【课文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  第一层(“初”……“蒙乃始就学”),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  第二层(“及鲁肃过寻阳”……“结友而别”),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2)中心意思及写作特点  本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练习题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课堂练习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