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上册

短文二篇第二课时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一、新课导入山水风云皆如画,林木花鸟总关情。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三峡的高峰幽谷,可以令人壮怀激烈;小石潭的碧水清流也可使人忧思绵绵。同样面对月色入户,苏轼又有着怎样的情怀?一起走进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二、简介苏轼及写作背景苏轼以犯人身份贬至州,无薪俸,温饱都成问题,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苏轼要养活一家老小,好像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麻植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三、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2.学生听录音。(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二)再读课文要求: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掌握文中字词的含义,理解句子的意思。1.字词:(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2)遂至承天寺 遂:是,就。(3)怀民亦未寝 寝:睡。(4)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5)盖竹柏影也 盖:大概是。2.句子:(1)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2)庭下如积水空明。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柏的影子。(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三)与文本对话文中哪一个词可以让我们看出苏轼此时的处境?如理解“闲人”一词的含义?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含着复杂的意味。这里“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赏月的欢欣之情,溢言表。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怀民。失意的落寞。为什么寻怀民?怀民:1083年被贬州,初寄居承天寺,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处逆境而无悲之容,是位品格清高逸的人。3.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中庭。亦:显示出“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知好友相携漫游赏月,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自我排遣的旷达。4.夜无月?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考虑作者当时的处境“闲”相对“忙”来说的,由被贬,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故有被贬的悲凉。“闲”字含着作者的几多感慨,有被贬的悲凉,有失意的落寞,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记承天寺夜游闲适旷达

 

短文二篇第二课时教案
上一篇:短文二篇第一课时教案    下一篇: 第10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