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2、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手机显示来电号码,却听不到手机铃声B.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3、人能感受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大象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B.次声波无法传入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A、吹着的哨子B、真空罩里响铃的闹钟C、关闭的收音机D、敲击水瓶琴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6.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7.马戏团的训狗员,想要狗按照他的信号动作,而又不让观众发现这些信号,最好的措施是()A.给狗喂食B.以手示意C.用灯泡指D.用超声波8.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9.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10.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11、某人面对山崖大喊一声,经过1.2s后听到自己的回声,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为()A、204mB、408mC、340mD、170m12、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13、男同学的声音通常比女同学沉闷、浑厚,原因是()A.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小B声带振动频率低、振幅大C.声带振动频率高、振幅大D声带振动频率低、振幅小14、下列事实中,应用了超声波的是()A、探测地震火山B、B超分析体内病变C、预报海啸、台风D、核爆炸武器15.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做成有许多针状小孔(像蜂窝似的小孔),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加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D.装潢礼堂,美观好看二、填空题16.敲鼓时撤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纸屑跳得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确水面,能溅起水花,且声音越响溅起的水花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声呐发射的是波,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向海底发射,如果经6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18.从图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理由是。/19.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其中听诊器是运用了声音________(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20、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调,那么发声体是________(填“瓶子和水”或“瓶内空气柱”),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音调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三、实验题21、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音调、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硬纸片会因而发出声音.当滑动速度越大时,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再用更大的力去拨锯条,这时发现锯条的振幅变;其响度变;这说明响度与有关。22、某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声现象单元练习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声现象》试卷    下一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