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物理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要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作为传声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3.声速的大小跟传播介质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较快,气体中最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4.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较大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又传入人耳的声音.人耳区分开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大于0.1s.否则,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不能区分出原声和回声,但能使声音的响度加强.5.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人们往往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先后等差异来判断声源位置,这就是__________.例题例1、在探究“声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延长音叉的振动时间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例2、在敲响大古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停止撞击大钟仍在振动C.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例3、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够将原声与回声分开,当气温是15℃时,你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你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A.340mB.170mC.34mD.17m例4、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出声音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人耳听不到,振动物体就不会发声D.只有固体和气体振动时才能产生声音知识要点二声音的特色1.音调是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赫兹(Hz)。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为20Hz到20000Hz。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做低声波。2.响度是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物体的振幅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3.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例题例1、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知识要点三、声的利用1、声音传递信息2、声音传递能量知识要点四、噪声1、从发声原理角度看乐音是物体做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________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例题例1、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老师的讲课声B.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C.上课时,学校的大喇叭里传出的优美的歌声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枪炮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上一篇:人教版八上第二章声现象复习学案    下一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复习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