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对如何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思考和感悟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5-03-1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的不断开展,更主要的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课堂上的不断尝试,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这一步还远远不够,还需在原有的基础上,在模式上、在技能上,在细节上再斟酌。现根据听课调研情况,谈一谈我对如何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感悟。

  一、我的认识:

  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学理念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课堂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轨迹。

  在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素质,这已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关注的热点。

  二、我的实践:

  1、听课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课型主要有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无论是什么课型,都可以看出教师仍然没有很好的转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目标过多的关注了知识点的落实、就知识讲知识,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目标的培养。

  (1)、教师功利思想严重。尽管课堂模式有所变化,但大多数教师仍然是就知识讲知识、,尤其是三年级教师功利思想严重,中考不考的内容不重视,甚至是不讲。教师只顾学生的眼前利益,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只能使学生在枯燥乏味中觉得思品课是纯粹的政治课,只是为考试而学,思品课堂就会失去他独有的魅力,在中考中学生遇到结合自身来谈看法、启示、评价类的开放性试题时,只会翻书找答案,不会结合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等,教师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2)、教师主导作用过于弱化。新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改革强调学生预习和展示,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点拨、评价的重要作用。

  (3)、课堂讨论可有可无。有的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功能持怀疑态度,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影响学生素质的整体优化,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指人们苦苦思索而未果;“悱”指想表达而力不从心,难以表达,这就是道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不是现成结论的简单展示,可见“讨论”这个过程是何等的重要。其实课堂讨论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启发思维,养成习惯。如时事政策可让学生在课前作个汇报,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在主动参与,分层设计的过程中讨论可引导学生思考,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思维广度不断扩大,思维层次不断提高,而且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终生有用;②活跃气氛,调控教学。在课堂上要充分给学生“思”和“说”的机会,一来学生主动参与了,二来课堂气氛活跃了,而且通过辩论,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所提问题的价值,初步感知教学效果。教与学双方以讨论来调节,来补充,甚至推翻原来的课堂设计,取得更好的效果;③相互学习,整合优化。分组讨论的过程,既是一个相互合作的过程,又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反复问答,操练,变答非所问为对答如流,变躲躲闪闪为自自然然,变分歧为统一,变老百姓扮演为实际应用,达到了整合优化的效果;④主动实践,探索创新。在课堂讨论中,教师不仅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一个标准的示范,而且为学生营造一个发表见解,流露情感,锻炼表达的实践氛围。要允许学生在讨论时存在错误,不要“及时”打断。在不断的讨论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创造型人格得到相应生成和确立。

  2、教研员上课实践思考自从2007年担任教研员以来,我几乎每年都到基层上实践课,但是每次感觉都不一样。唯独2010年4月2日在珲春市四中上的《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这一节课后,我不断的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在听课调研的过程中,我感觉到我们的教师为了课改,盲目的模仿、照搬其他学校的教学模式,似乎只有这样才会体现“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因此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师整节课都是让学生在书上找答案、划答案、对答案,课堂上缺少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只是表面上落实了知识点。我为了与老师们共同找寻适合于思想品德学科的“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我不断的研究琢磨,于是4月2日在珲春市四中我上八年级的《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这一节课。这样的课如何教学设计?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这对我来说是面临的新课题,因为已经不再上课,而且今年又是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年,感觉压力很大。这一次有很大的收获:导入环节我结合了学校的春季越野赛,让学生来谈一谈“你不希望看到什么情景?你希望看到和听到什么?学生们能够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而导入了课题。在自学环节学生能够带着导学图例看书、质疑,实现了师生思维的碰撞。在课堂上运用了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根据情景设计问题并挑战其他小组,形成了人人参与课堂教学的良好氛围。在实践后,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感觉到教师教学仅停留在关注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完成还远远不够,应该是课前思考要缜密、方案要简约,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生成点,教学才会激情洋溢。

  三、我的感悟:

  感悟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定、教学情境的创设及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都必须注重实效,注重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感悟二:教学是一个连续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的动态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课前的构思,而且在课后应不断地补充,使教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在教学过程、情境中融会,在教学之后的反思中完善。

  感悟三: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一生受用无穷。一堂课不仅让学生学会某个知识点,而更应该是一个创新思维的起点,不仅教给学生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感悟四:教师更要细致备课,备教案更要备学生,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处理新的任务,构建他们自己认可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再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勇于超越的精神,把课堂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一堂课,从设计、备课、上课到反思,每一个教学环节,记载着我们老师成长的足迹。

  我身切感受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这正是你的教学艺术水平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只要我们真挚追求、不懈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在新课改中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

  课堂学习的主体终究是学生,老师要做的事就是激发他们的能动性,并将学习方法教给他们。我想课堂应该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考虑, 关注的不仅是知识的夯实, 更应关注学生思维的训练、潜能的开发、习惯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学的实效。因此,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想方设法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成为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把课做实,把立足点真正地放在学生的身上,最终才能打造有效的课堂,实现”以学为主、当堂达标“。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体会    下一篇:读《蹋长者口谕》有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