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语文论文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

所属栏目: 语文论文  更新时间:2016-08-2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信丰中学  兰素芹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促进人的发展的理念得到进一步的阐扬,语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更为明确。而高中语文阅读课作为拓展学生文学视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教学活动,其重要性也渐渐凸显出来。语文教师越来越多地注重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也更加重视阅读课的开设和有效利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效利用语文阅读课,引导学生增加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该“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个性化阅读”,使学生“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应注重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这样的目的达到之后,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对语文的感知能力自然也能得到明显的提升。而现实的阅读课却往往达不到这些效果。许多教师在阅读课教学中流于形式,只安排阅读任务,而不事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亦不注重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甚而放任自流,导致学生在阅览室里走马观花一无所获,这样一来,语文阅读课的作用就没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体验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就高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形成了以下几个观点:

  一、阅读课教学中应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相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是否会很好的阅读。会边读边想的学生,比起那些不会迅速阅读的人来,处理任何事情要快些,顺利些。”日本石井勋博士说:“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因为每一门学问都是从阅读书籍开始的。”学会有效阅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新课标明确规定了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和各学段的阅读分量,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但学生是不成熟的阅读者,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和启迪。我们在课堂上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倡导广泛的、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以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阅读的兴趣,语文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进行放开,即让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阅读对象。

  为了培养学生的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进行的:

  1、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不应局限于阅览室中,课堂是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课堂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课外阅读则是课堂阅读的延伸,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发挥教材的优势,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延续到课外,从课内阅读来带动课外阅读。例如在学习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再介绍他其它一些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美国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

  2、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通过每天语文课的5分钟的口语训练,内容是个人的阅读心得;利用各种节日、班会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读书报告会等读书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3、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在平时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当然,说是由着学生“兴趣”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而是通过这种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打下基础。

  二、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法

  阅读是积累和培养学生文化底蕴的最好途径,优秀的作品是对生活感受深刻、丰富、细腻的作品,易于触发学生的心灵,读一部好书,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洗礼。我们在指导阅读时,既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学习阶段,选择易于为学生接受、使之易受感染的好作品,又配合适合他们的有效形式,指导其作相应的阅读积累,达到学习的目的。

  目前高中阶段语文的必修和选修课本里所选篇目大都是文化经典,对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都有十分有益的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将阅读的视野仅仅局限于课内,应该充分利用阅读课,开拓阅读的课堂,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著作,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也许会对阅读作品缺少方向性、辨别性的选择,教师应该先向学生阐述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列出经典的课外阅读书目,比如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高老头》、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国作家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然后在课外阅读初始阶段里进行示范指导以供学生参考。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批注文段,摘抄句段,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积累。这样,在充实而高效的阅读中,学生能享受到文化带给他们的饕餮大餐,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充实,而我们的阅读教学的目的亦能在此过程中得以实现。

  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凸显出来,教师也就不用再发挥传统教学中“讲”的功夫,而是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选择一些好书阅读,他们的阅读感悟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在一步步的引导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并将这种兴趣由课内转向课外,转向他们的语文生活中去,学生会受益匪浅。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毫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内容,并不是“语文阅读课教学”的重点,重点是学生能够运用已学过的阅读方法去阅读,并使之得以巩固。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还应特别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使之可以自如地阅读、理解更多更好的作品,能够适应未来的学习。

  1、主动阅读。一切外因都要靠内因起作用,如果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去,那么他就一定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

  2、学会思考。阅览室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和各类杂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文化空间,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和人文思考,做到善思勤思,从而真正走入作品与作者的灵魂交谈,进而与作品产生共鸣,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也培养自身的思考能力。

  3、勤于摘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任何积累都可以从一点一滴的知识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准备了一个摘抄本,督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划、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摘抄喜欢的句子段落,不仅能使学生的阅读过程留下痕迹,更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四、明确阅读任务,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目的性阅读

  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化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教师要借助个性化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引导到老师指示的范围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培养学生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尽量使学生阅读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向教学的要求。并且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著名学者靳玉乐在《探究教学论》中指出:“探究性学习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

  体现在阅读课上,具体表现为上课之前应该给学生布置文本理解任务和摘抄任务,并在阅读课之后适当安排阅读经验交流环节,这样,既能让学生积累到写作素材,拓宽文学视野,也能帮助他们提升思考能力和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阅读课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优秀作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目的性地提升思考能力和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落实学生的自主高效“阅读”,从而使学生达到新课程所要求的“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这一终极阅读目的,使学生不仅在语文考试中,更在以后的终身阅读中受益匪浅。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