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浅谈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7-02-18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许多老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研究学法则是正面考虑提高教学质量。而只有正。侧两面的结合才可取得更佳的效果。使学生掌握正确学法的途径是: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在较多的自我学习的实践中逐步掌握初步的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一。激发自学意识。

  儿童在入学之初,不知如何读法,以为只有老师讲了就行了。到了学校,发现老师讲了仍有不少弄不懂得问题。我鼓励他们,当发现问题时应自己去找书本解决。这就是学生树立自学意识的开端。以后随着自学实践活动的逐步深入通过自学解决问题的成功的心理体验。学生的自学意识便逐步增强。

  二、引导自学的方法。

  在学生独立自学前,需要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准备。为学生自学课本扫清障碍。1、是学会读懂目录。了解全书内容。2、掌握快速翻书的方法。做到在几秒钟之内立即翻到指定页码。如果一下翻多或翻少了,进行快速的‘’微调‘’。这样保证教师一步置学习任务,学生立即可以找到。3、学会每天看以一页书的方法。教师读书做示范,从最一边一行起,先从左向右看,一行完成,在看另一行。从上往下看。一页书看完。再翻下一页。4、交代书本内容结构。是学生看哪里是课文。那里是例题。那里是练习等等。5、交给一些批注的符号。重要的地方教学生打“波浪线”或“—”线。有疑问的地方打“?”号

  三。提前摸底,把握自学起点。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把握起点。先依照教学目标拟定目标测试题,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学生自学的辅导材料及时间,保证自学思考题的难度适中,使自学有实效。

  四。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一开始上课就自学,效果不好。会使学生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应在课前引导,这点十分重要,如自学“九的口诀”之前,先设计问题,随手拿起凳子,问:每个凳子几条腿?要九个凳子总共需要多少条腿?大家学完九的口诀后,一下就可说出来。即引起学生兴趣。

  五。提供材料,指导学法。

  一年级学生的智力和我那个有限,理解能力水平不高,如果放手让学生独立自学,他们很难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这是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每堂课给一些自学的辅导材料,并附一些思考题,使学生在自学中不至落空。大家的讨论与教师适当的讲解也应围绕这些问题。如:8+6-5

  自学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自学尝试:16-7+5

  六。灵活安排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灵活安排自学形式,以求更佳效果:

  1.先看书,后讨论。

  这种形式运用最多,使用与大部分教材,引入新课后由教师出示自学辅导材料,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然后再由教师主持全班同学讨论,最后得出答案。

  2.先独立探讨,再看书。

  这种形式适用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学生依据已有知识,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的内容。如:满十进位原则,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学生根据自学思考题进行独立探讨,再让学生看书,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运用旧知推导新知的能力,有提高自学看书的效率。

  3.先讨论,再看书。

  有些内容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可以得出结论,但却往往大意出现错误,这样可以先让学生先从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再看书。

  4.教师先讲解,再由学生看书。

  这些适用于难度较大,不经老师讲解,学生无法看懂的教材内容。如: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的“两步计算的加减问题” ,应先找“中间问题”这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是很难掌握,教师应先讲解然后再让学生看书,学生就懂了。

  总之,要采取灵活的方法安排学生自学的形式,这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保证。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对数学复习课的认识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