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谈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2-09-07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对于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句顺口溜“听一听,不在心;看一看,懂一半;练一练,心智能力都发展”;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做过、动手练过,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才是牢固的。

  一 从实验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兴趣的作用:

  兴趣的动力作用 兴趣是推动人们进行求知活动和学习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积极愉快地从事某种活动。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

  兴趣的开发作用 兴趣是开发潜能的钥匙,一些学者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所以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灵感的源泉。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热情便成了首要任务。

  1 利用实验新奇的现象吸引学生

  14、5岁的孩子正是好奇心强,对一切新奇的、 神秘的事物感兴趣的时候,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设计并进行现象新奇的实验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1)如在《大气压强》这节课时,导课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视频1大气压强导课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刘谦呢,就是因为他的魔术,使他这个人同他的魔术一样具有了些神秘色彩。魔术的魅力就在于,它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抓住人们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制作出种种让人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假象,使人们难以识破其中奥秘,从而达到以假乱真的艺术效果。魔术能够提高想象力,活跃大脑思维。但魔术一般是不揭秘的,很多魔术我们看了以后可能一辈子也不知道倒底是怎么回事,而我们在课堂上设置的“魔术”是必须当场揭秘的,这样也就使学生对揭秘环节更加期盼。

  (2)还有其他一些好的导课:视频2平面镜成像引入:

  设置的悬念具有精短、新奇的特点。这节课开始,老师分别点燃玻璃板前后的两支蜡烛,其实后面的他没有点,但他故意用手挡一下,好象怕火灭了,学生以为他点了,那么学生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火是怕水的,但令人惊呀的是,水真的没有浇灭玻璃后面这蜡烛。从学生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真的相信了这个现象,但他们真的不相信这个事实。这样就使他们从简单的好奇,变为迫切希望揭露迷底。

  (3)视频3光的折射引入:也有类似的效果。

  (4)视频4机械能守恒:设置悬念,让学生提心吊胆。

  (5)视频5吞蛋。瓶吞鸡蛋的实验,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产生学习兴趣。

  (6)视频6吞吐气球

  (7)视频7 大气压强:见证奇迹的时刻

  (8)视频8 大气压强:两个例子引课,时间有点长,我们在设计新课的时候,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这节课的引入有好多个有趣的小实验,我们可能很难取舍,但不能罗列,选一个,我看哪个都行。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持久,不能在一节课中始终如一的保持良好的听课状态,可以在讲课过程中进行一些神秘的实验。视频9在讲大气压强时,我做了一个不消气的气球,敞着口的气球鼓鼓的;这个出人意料的现象,学生感觉神秘极了,当时我是在下午上课,学生有些困顿的时候我做了这个实验;学生困意顿消,为了知道气球不消气的原因又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继续听课。最好动的学生也全神贯注地听完了整节课;有几名同学回家以后还试着模仿这个实验表演给家人看。

  再如视频10。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延续。我个人认为,学生的最初级阶段的学习可能是源于一种简单的模仿,但我们不能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停留在模仿的层面。因为只有模仿就不可能有超越。

  2 利用实验营造和谐的氛围

  物理来自于生活,物理实验更离不开生活。关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或热点问题,可以拉近物理知识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为顺利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在讲流体压强时,我先播放了在家拍的视频“听话的柚子”(视频11),让学生猜想柚子为什么会这么听话?然后根据学生的猜想设计实验(视频12)。从熟悉的生活现象入手,学生喜闻乐见,实验过程学生也就津津乐道,水到渠成。最后在分析一段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视频13(粉色垃圾)整节课前后呼应。

  另外,中学生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教师要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问题,问题设置要低起点、有梯度,采取追问方式,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人的正常思维都有逻辑性的,所谓逻辑通常指人们思考问题,从某些已知条件出发推出合理的结论的规律。

  在讲液体压强一课液体压强的存在时:我提出的问题是:举出液体压强存在的事例,刚开始一切正常,直到有学生提到游泳时水会把人体压变形,众人皆笑;该生力争。我建议他用实验来说明问题,聪明的小伙子真的做了一个实验(视频14)从水对手套的作用效果入手说明液体压强的存在。这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一个实验,从众人皆笑到众人皆惊现场效果相当热烈,它的说服力也肯定不止于实验现象本身这么简单。

  再如下面两个例子:视频15(大气压强导托里拆利实验)

  视频16:谢晓峰课: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这两节课的特点是课堂轻松愉悦,老师不断给学生创造展示的机会,老师毫不吝啬对学生的赞赏和鼓励,最终达到的目标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不仅完成常规的学习任务,还找到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适当的引导或者是指点,真正的把学习和创造的空间留给学生。

  3利用实验赋予学生挑战的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是非经过不知难”,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记忆才是最深刻的。同样要想让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理解到位,要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在实验教学中创设体验性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眼看、耳听、口说、手动,让学生去体会和感悟。

  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安排一些挑战性的实验,从而起到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效果。

  在讲流体压强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流速大,压强小”, 我安排了比赛“吹硬币”(视频17);学生通过一试身手,相互较量,交流吹硬币的窍门,加深了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的理解,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段感受和体验的时间,如在讲“蒸发吸热”时,发给每个学生一团酒精棉,简单的在手背上擦一擦,凉凉的感觉让学生牢记了蒸发吸热的“热”来自于哪里,再做此类习题时决不会犯错误。看似占用了课堂一分钟,却节省了习题课上的十遍八遍的重复强调。这样的“课上一分钟,课后十分功”的例子还有像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等。在讲“显微镜和望远镜”一节时,如何帮助学生体会两块透镜组合在一起的成像效果呢?我采用了创设体验性情境的办法,给每个小组发两块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一个极小的字,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把字放大,如何放得更大;学生们自由发挥去体验当年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引起感官和思维的共鸣。

  竞争是激发热情的情境之一,竞争心理一旦形成,就有非决一高低不可之势。物理教学的竞争情境是经常使用的激情方式。

  例如视频18(原14):

  视频19(原15):用激光笔射击比赛,设种置一种竞争的气氛,激发了学习热情。

  二 到实验中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物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中学物理实验(包括教材中设置的众多“小实验”和“做一做”等)大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实验,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学生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大大丰富感性认识,深化与活化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实验与其它物理内容的密切联系,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不断的延伸。如果把实验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加以落实,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利用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事半功倍。

  1 利用演示实验,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使学生感受倍深。

  在讲大气压强存在时,我设计的演示实验是(视频20)永不坠落和(视频21)逆流而上。这两个实验的共同特点是:冲击!实验现象和正常的思维相反,对学生的冲击就像火星撞地球,从最初的疑惑到最后的认同,经过激烈的思想碰撞,印象深刻,记忆持久。

  2 利用分组实验,进行手、眼、脑并用的有目的的探索活动,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在完成“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的探究实验时,把演示改成了分组实验。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的认识很容易停留在表面现象,改为分组后,直观感受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在亲历探究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建立规律。

  3 利用实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知识,进入思维的误区;对某些新的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规律将信将疑;怎么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呢?做个小实验就是个很好的办法。

  在教材 85页习题 2题(加图一) :学生一时理解不了,这时我做了个小实验(视频22),通过比较橡皮膜突起程度明显不同,问题迎刃而解。又如习题(加图二):在完成这个实验后(视频23)就很好的解释了此题。用实验解题的好处就是说服力强,印象深刻;有时用语言不好准确表述的,用实验一目了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从观察现象到总结规律,再到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耳听、眼观、脑想、口述和手动来完成,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把知识落到实处 。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物理网上研修总结    下一篇:如何整合物理教学和信息技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