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物理论文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所属栏目: 物理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莱阳一中      陈海燕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满堂灌”“机械讲授式”的教学形式仍为一些教师所推崇,甚至题海战术,只知道抢占学生自习时间,不思提高课堂效率,过分强调教师主导地位,忽视学生主体的倾向性问题仍有一定程度的存在。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个性的培养,以及探索问题的兴趣和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影响,一些传统的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创新思维,改革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一、转变物理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播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即在教与学的交往双边活动中,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 、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丰富自己的物理专业知识,从而拓宽虚实知识面,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

其一,丰富的主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推进素质教育至关重要。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先丰富自己的头脑,不断充电,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和非专业边缘学科的知识面,多阅读学术论文,多了解物理前沿发展趋势。

其二,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经常介绍一些科学家的成功轶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定理的历史背景和探究过程,让学生体会科学的进步需要科学家付出大量的心血,甚至以珍贵的生命为代价。比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等等,使学生能在潜意识里学习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以便自己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其三,针对物理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已学课本知识,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让学生分组或师生共同进行探索活动。比如,高一学生可探索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等。高二学生在学习《机械振动》一章后,可探索单摆的振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讲完《传感器》一章后,让学生亲自拆开光电式鼠标和机械式鼠标,观察内部结构分析工作原理;再如学习光学部分时,让学生自行探究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及其原理,以及让学生利用光的偏振设计汽车的车灯等等。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着不如乐之者”。这样,学生既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又锻炼了自己的意志,还激发了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塑造了积极主动,乐于创新的学习品质,真可谓“一箭三雕”!在他们的探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会有疑惑,教师此时可和他们共同分析问题原因所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思路思考问题,直至找到突破口,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三、

   

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解,看演示试验,记笔记,做作业。可以说在学生眼里,老师的话就是百分之百的真理,不容置疑,学生只有机械地听从和吸收,没有“违抗”的权利。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物理教学的基本理念,注重知识的获得和应用又是物理学习的又一特征。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科学、科学与社会的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善观察,勤思考,巧应用的优秀科学品质。

另外,应打破传统教学中“告诉学生”,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知识经验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阐明各种观点和看法的理由并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式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争论的氛围中发现问题,纠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总结规律和方法。甚至,教师可以“故弄玄虚”,故意出点“纰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纠错,以达到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

再有,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出牌,寻求变异,开阔思路,从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探求答案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多种解决途径。发散思维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不可能立竿见影,它需要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需凭借师生共同坚持不懈地培养和锻炼。我们要勇于打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集装箱”化,切记不能抹杀学生的思维个性化,不能过份依赖演绎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跳不出教材和教师的手心!教学中,在已形成的定势思维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新奇感,多提几个假设,多变幻几个题设条件,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例如,应用机械能守恒解决问题,可以通过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达到一题多解,或借助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再例如,利用动能定理解决多运动过程的题目,可分段列方程,也可全过程列方程,让学生相互讨论,展示各自的解题方法,并比较各种解法的巧妙之处,从而利用这种开放型的题目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美国心里学家吉尔福认为“创造力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来源于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师生均不应该拘泥于标准答案,提倡学生质疑,不盲目从众,坚持自己的独立思考,拒绝复制型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摆脱习惯认识的束缚,开拓思路,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教师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发展的宽松创新氛围,充分发挥思维个性优势,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即使是错误观点,也要首先予以表扬其思维积极性,同时耐心细致地分析其不当之处。

此外,在物理试验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地把验证性试验改为探究性试验,让学生自己设计试验方案,并亲自到实验室动手操作,以探寻试验方案的可行性。

四,写好课后小节和课后反思笔记。

面对新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要求,教师应及时地把教学中的一些感触、灵感的火花及教学改革的创新,甚至是困惑和不成功的地方也要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随时随地加以整改,寻找更恰当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进步和提高,尽快成长为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有新的要求,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新型人才需要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作为新时代的物理教学工作者,应有创新意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和教育教学理论,根据物理学科特点,以物理知识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科学素质、综合素质。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再是“仓库型”人才,而是创造型人才,想前人所未想,创前人所未创!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高考物理实验考查为何青睐电路实验    下一篇: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