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信息技术计划总结

信息技术《图形的操作》听课心得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04-14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下面,我就沈小伟老师的《图形的操作》一课谈两点感受:

  一、有意义的课堂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重在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信息意识、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的培养,集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从教学效果来看,这是高效的课堂,对于学生而言,是有意义的课堂。我认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设计有“心机”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沈老师的任务驱动法可谓是“心机重重”、“干货满满”。沈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度钻研,精心设计了富有童趣的教学素材与教学任务。每一个小任务都有明确的要求与操作指南,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每一个知识点,为学生突破难点解决问题做了极其恰当的铺垫。当学生完成任务后,素材后面又暗藏秘籍,让人倍感惊喜、如获至宝。给听课的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给这节课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2、教学指导有“方法”

  沈老师通过让学生闯关争当绿化小能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小组合作的能力。每一个任务沈老师都是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指导学生参考书本、同伴互助、询问老师等来解决问题。通过学生尝试操作后再进行汇报,沈老师不但能指导学生进行汇报还能指导学生进行评价,对于重难点问题老师再进行详细的讲解。比如:“复制”与“粘贴”这个概念,沈老师举了拍照打印的例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更加加深记忆,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有魅力的老师

  首先,魅力来自沈老师的“语言”。从沈老师的话语里,学生能感受到生动、感受到幽默、感受到乐趣,由此而迷上沈老师,迷上沈老师的课堂。

  其次,更为重要的,魅力来自沈老师关注倾听学生,精准互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化活动,提升认识。因此,老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基于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基于对教学任务的清晰把握,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仔细观察、耐心倾听,适时指点、帮助、补充、完善,在和谐互动中促进学生实践和思考。在这一点上,沈老师的表现可圈可点。仅举一例,在组织学生讨论进行时,老师在倾听学生的描述基础上,及时进行总结步骤,比如:1选择——2复制——3粘贴——4移动,从而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图形的复制与粘贴的基本步骤。

  一点小建议:翻转与旋转这一知识点可否在第二个任务里面也体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信息技术“算法”同题异构课听课心得    下一篇: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设计任务 ——参加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讨活动有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