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读后感

所属栏目: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3-12-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这是一本震撼美国教育界的书,在美国家长中疯狂传阅。《纽约时报》2014年度推荐,美国亚马逊教育类书籍No.1! 美国教育是世界最强吗?《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一书作者通过实践考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书中,作者还结合三个美国交换生的所见所闻,对美国、芬兰、韩国和波兰这四国不同的教育理念、体系进行了深刻剖析。它告诉读者:如果能向书中那些教育强国学习,完全有可能培养出更聪明的孩子。本书为中国家长、老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全球化视野,为中国家庭和学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寒假时在家没事去逛书店,偶然发现了这本纽约时报二十一世纪最畅销的书《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
      从小学到大学,曾经我也经历过传统的中国教育,十二年寒窗苦读只为高考,现在还会经常想起那每日的三点一线,每日的挑灯夜战,就算时光倒流我也不愿意再回到那些个让我噩梦连连的备战考试的日子。
   我曾经和本书中主角之一金是完全不同的学生,我觉得这肯定是和我们所在国家的教育环境和父母的影响有关,这是很有可能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和金不同,我从小就被老师和父母做横向比较:你看张小花又得100分了,你看刘贝贝都当大队长了。当时的我总觉得不如别人,我不聪明。不曾想到的是,这个观点影响了我十几年,学生时代每当我遇到学不好的科目我都对自己说:“我不聪明,就不要指望做数学试卷上最后几道题,我只要多花点时间把基础题做好就行”,就这样,中考的数学试卷上,我连最后三大题的第二小题看都没看,因为我已经惯性的认为我肯定会做不好,与其浪费这个时间我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做检查。从小我就没有探索新事物的欲望,我从来没有因为能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探讨和交流而兴奋,与金相比,我怕的就是在众人面前说出自己标新立异的观点以及对新事物的提问,更不用说参加各种挑战性的竞赛。现在的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初老师和父母是鼓励我去挑战我不擅长的东西,那么今天的我会不会就不是现在的我?当然,现在说这些都已经晚了,那会也没那个条件,我只想说,现在从事教育工作的我,我要尽可能的多多鼓励孩子们尝试一些他们不擅长的东西,多多表扬他们拿手的事情,至少成长的道路上曾经有为某个挑战努力过,而不是像我一样普普通通。
  相信有许多人都和我一样都曾吐槽过中国的教育体制,“填鸭式”教育让我们被迫成为一一只只张着嘴等待老师填充各种知识的鸭子,对于这些知识我们是否能消化或者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是否能用的上,鸭子们不用在意,老师们更不会在意,因为大家都明白,有一场名叫高考的战争等着他们,而你必须要消化这些知识。
      这本书对各个国家的部分孩子做了一个全方面的测验,测验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和艺术,而韩国和芬兰都是世界上最聪明孩子的地理分布区之一,他们在国际上获得的教育硕果也差不多,而差的多的是,韩国学生为学习付出的时间是芬兰学生的几百倍,当芬兰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韩国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当芬兰学生在排练话剧的时候,韩国学生在参加课外辅导课。仅从这本书里我看到的韩国教育体制和我所经历的中国教育体制是一样的,我们的家长对我们都抱着无限的希望,读书是所有普通家庭孩子的唯一出路,于是我们身边就出现了非常多的疯狂家长,为了给孩子上本市最好的学校,不惜重金买学区房,为的就是能让自己的孩子挤进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和最好的中学,接着顺其自然的进入最好的大学,然后就能获得体面且高薪工作的机会。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家长,于是孩子们都成了教育体制下最无辜的小铁人,他们努力学习,将玩耍视为可耻,没有自己的时间做感兴趣的事情。每当我看到互联网上报道的临近高考的孩子因为考试没考好而跳楼结束年轻的生命时,我真的很痛心。我真的不希望孩子们因为我们的教育,扭曲了正确的价值观。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受益颇多。没有人会对某项教育政策完全满意,教育改革始终会在批评与责难中进行,要使孩子们都能变成最聪明的孩子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们可以做到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他们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说不定他们会还我们意想不到的奇迹。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读《教育的智慧和真情》有感    下一篇:读《松子评课》有感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