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历史论文

略论历史课堂讨论式学习

所属栏目: 历史论文  更新时间:2015-01-10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形式应该多样化,应设计一种以学生好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而课堂讨论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能普遍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课堂讨论式学习的要义与特征

讨论式学习是教师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学生经过自学思考,在教师引导下就某一历史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探寻知识的教学模式。讨论式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深化认识、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等具有重要意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是讨论式学习的关键所在。

课堂讨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互动性”。这种互动没有那么正式,更富有交谈性,讨论中主要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谈,相互倾听,相互提问、解释、争辩,相互启发,从而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而且,谈话不仅能在学生之间发生,它也能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发生。

二、开展课堂讨论式学习的可能性

新课程改革大大减少了知识量,改变了“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调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新教材的这些特点,使课堂内师生互动,探索性学习有更多余地,给学生留下较为宽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及课余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为课堂讨论的优化和加强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能力,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不管使用哪一种教学方法,都是离不开课堂讨论的。讨论是学习的常规,是最佳的学问之一。

三、课堂讨论式学习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必须精心设计好讨论题。

精心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是成功运用课堂讨论模式的保证。其实,学生是完全可以讨论起来的,关键是我们给了他什么问题,问题的情境是否适合学生。肤浅的内容使得课堂讨论流于形式,艰深的内容使课堂讨论失去生气。归纳起来可进行课堂讨论的内容主要有两类:一是讨论的内容能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是讨论能提供一定的分歧点,引起学生兴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历史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学生对于一些具有多重性质的历史事件、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与现代生活有一定关系的问题有兴趣,愿意进行讨论。例如,我在分析当前日本有一批右翼分子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时,叫学生讨论“如果日本右翼势力继续发展下去,中日之间将会发生什么事情?”。由于学生之前看了《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和资料,所以心中的愤恨油然而生,并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涌起了思维的波澜:中日之间极有可能发生一场规模巨大的战争,要把小日本炸毁!我马上点拨学生:“战争会带来什么呢?会否给人民带来灾难?结果好不好?”这时学生思维立即开启了:“战争不好,结果不好。我们要努力争取和平,而国家的和平要靠我们在座的努力学习,等等。”在兴趣的推动下,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和思想的交锋就会积极、主动,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极大的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2、设计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坡度,遵循量力性原则。

因为学生的认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所以讨论的问题、内容要照顾到各种学习水平的学生,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等。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获得最大的讨论效益。例如,中心议题是评价唐太宗的功过是非,对能力差一些的组可把讨论题范围有所限制,具体化为:“唐太宗的各项措施中,哪项制度不够完善,需要改进?”。再如,中心议题是分析“毛泽东为什么敢冒着巨大的风险去赴蒋介石的‘鸿门宴’时”,对能力差的一些学生可把问题分为三个小议题:“1、国民党为什么不立即发动战争?2、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渝谈判,其用意何在?3、面对蒋介石设下的“鸿门宴”,毛泽东去还是不去?毛泽东赴渝的目的是什么?” 。在遵循量力性原则基础上的讨论,会使学生参与的面广,同时又易使学生产生成就感。

3、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环境,才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应尽可能创造出一种宽松、平等的气氛,使学生尽可能说出自己所想,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尽量少说话,不能暗示学生你认为什么是正确答案,否则教师会很快发现讨论变成了自己的独白。因为一旦教师表明了什么意见最好,学生就很难提出其他看法了。当讨论变成少数学生的独角戏时,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进讨论,如问:“其余同学是怎么考虑的?”。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往后靠一靠”,把主体地位交给学生,从学生所做的事中获得一点乐趣。在讨论课上,教师既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总结,可以讨论参与者的身份对讨论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引导讨论不断深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同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下参与讨论,才能使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课堂讨论式学习的作用

1、信息保留更长久。

讨论中,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信息被多角度考量,信息的模糊认识和不确定的疑问能够更容易被澄清。因此知识一旦被同化后,形成的知识结构就会更加清晰,在头脑中保持也就更长久。这就是为什么凡经过讨论的知识,印象会更深的原因。有些问题以前认识比较肤浅的,但通过讨论,以及学生、老师之间的互相交流、探究,就能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很多学生都有同感:对讨论过的问题不用去刻意记忆,也能把它记住。
    2、能够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有限,讨论中,当面临一个问题时,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往往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眼界,从而使学生思维的广度在讨论中得到了提高。其实,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大胆创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就一定能在优化的课堂讨论中展现出来,教师自己也一定能领略到教学艺术中的迷人之处:能从学生身上吸取丰富的养料从而不断自我更新,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效果。

   

五、结束语

实践表明,精心设计的课堂讨论,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勇于探索真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资料:

        《教育走向生本》       主编  郭思乐   人民教育出版社

       《历史教学新视野》     主编  刘  军   高等教育出版社

        《历史学习》           2000  7-8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浅议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创新    下一篇:新课程条件下对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追问与思考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