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论文 > 数学论文

揣摩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巧设数学问题

所属栏目: 数学论文  更新时间:2015-02-0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温岭市敬业中学   徐颖锦

  【内容摘要】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依赖、畏惧、急噪、厌学等心理问题,调节学生学习心理的关键是学习兴趣的成功激发,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巧妙地设置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笔者通过设置悬念、对比设计、设置陷阱、错题分析、熟悉问题拓展等方法,把学生引入所设问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思维机制得到启发,甚至情感因素也得到激发,从而转化为积极的思考活动,成功地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学习心理     巧设数学问题

  学生智力上的差异并不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它受到很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是影响数学学习的主要原因,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心理障碍,它制约、阻碍了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心理

  数学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遇到难题不能积极的分析,主动探索思考,习惯把难题扔在一边,等待老师的分析和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2.畏惧心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很多问题通过分析推理若能成功获得解题的方案,学生便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如若不成功,很多学生便会放弃甚至畏惧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很多学生一遇到计算量大,阅读量大的数学问题,就会产生畏惧心理。随着失败次数的逐渐增多,学生对学习数学的自卑和胆怯心理会逐渐加深,从而丧失数学学习的兴趣。

  3.急噪心理

  学生中往往会出现未仔细审题便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解题偏重结论,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忽视解题方法的探索。结果导致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思维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等问题。

  此外,还有任务观心理、迷惘心理、厌学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效率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数学学习中学生兴趣的成功激发是提高学习效率,调节学生心理的关键。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巧妙地设置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在考虑学生心理的可接受性与适应性的同时,我们所展现的内容一定要具有发展性,也就是说,这些内容不要太易也不要太难,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的最佳发展区,要让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后有所收获,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积极的学习和进行心理能量的调配,使得他们的学习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以达到真正愉快学习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如何揣摩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巧设数学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设置悬念,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学科更容易造成学生间的差异。为了缩小这种差距,让更多的学生喜爱数学,设计一种学生急于解决但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方法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形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悬念进入问题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这一节内容时,笔者这样设置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请同学们先想出一个数,但不要说出来,并把这个数除以2再加上6,然后把运算的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就能猜出你所想的数是几了。这样从一个游戏入手,就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强烈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揣摩学生数学学习心理 巧设数学问题.doc
文件类型: .doc 77d7405d142e331480c20776e2302fe2.doc (130.00 KB)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初中数学互动式教学的实践    下一篇: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