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历史计划总结

优化历史教学反思

所属栏目: 历史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4-04-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本人现就初三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如何注重教学反思,优化历史课堂等问题来谈一下认识。

  分析和反思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初三历史教学大多采用专题的形式。而这应建立在学生掌握通史的基础之上。但初中历史由于中考是开卷考,课时又安排少,又缺乏专业教师,这就决定了众多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无法成为学习历史课程的必要的知识基础。而在激烈的中考竞争和沉重的升学压力下,学校又非常自然地将语、数、英三门高考必考科视为“宠儿”,客观上理科专业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优越性,主观上重理轻文观念的沉淀,必然导致重理轻文的教学管理机制,数、理、化便成为“嫡系”学科,而包括历史在内的其他学科便当然沦为“庶族”。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予以历史学科的重视便都属于“少数派”。因此,学生历史基础薄弱已成为初三学习中的一大障碍。

  一、 反思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教师常常只注重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忽视了让学生提出问题,它造成了学生亦步亦趋,人云亦云的信赖倾向,无形中抵制或扼杀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学中必须努力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带领学生学习“国民革命”时,有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能否长期合作?中国是否会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成为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说明学生对当时课上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反思。于是我让学生自己先讨论。学生有的说,如果没有蒋介石两党会长期合作,国民革命会成功;有的说,不会长期后作,两党的最终目标不同;还有的同学说:现在的香港不也是“一国两制”吗?学生们众说纷纭。最后我从三个方面启发了学生:(1)中国的反动势力是强大的,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大资产阶级相勾结。(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有什么特点?(3)1927年的中共与现在的中共是否一样成熟?最后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也许在这次讨论中并没有能完全掌握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然而重要的是学生已经探索着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学会了不人云亦云。

  这样使得历史课堂教学在师生的互动中进行。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激活思维,实现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学后的反思有利形成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和总结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比如在对“戊戌变法”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参照了《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刊登的“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设计,其中有个可行性较强的剧本“去留肝胆两昆仑”,将它下载后,印给班上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自由组合,排演这个历史剧。一个星期后,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演出,结果印证了这种教学形式的积极作用。

  事后,我想:这一天像过节一样,学生兴奋而不断高涨的情绪也影响着我,不过,“这种方法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每个人的智慧都是伟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将其智慧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接受别人的知识与观念,参与历史课本剧的排演可以将对历史的理解与对历史学习的情趣完整地结合起来。像这样的反思日记积累多了,也就成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历史教学案例,对之分析研究,一定有利于我们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反思水平。另外,课堂中也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灵感,教师应该通过反思,捕捉这些“火花”,日积月累,既有利于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也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可以肯定的是,发展教学反思是优化教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也是历史教师成长为研究型、复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政史地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下一篇:初三历史总复习计划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