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化学计划总结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所属栏目: 化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14-04-26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一、 成绩统计(三阳镇中九年级)

班次

参考人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率

优秀率

117

56

67.5

94

26

71.7

17.8

118

63

75.6

99

38

79.4

25.4

119

53

63.4

96

22

72.2

13.2

120

56

62.5

98

27

75.3

19.0

121

51

64.8

94

26

69.8

12.0

二﹑试题体现了以下特点

        1.该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综合题(第四大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当然,该试题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对基础实验考查的试题不多、试题中有些是九年级下期才学的内容如第11题、第24题、第25题等也在本试题中出现等等。
  三、答卷中学生表出的现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表现在对化学式的书写不能准确掌握如第8题;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如第31题;对物质变化的实质不能准确了解如第1题;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如第31.32题;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表现在应变能力较差如对实验题第29题、第30题不能很好的解答,如对第25题第30题等的解答上。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对于物质的分类方法含糊不清;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化学计算能力较差等。
  4.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表现在不能根据所设计的问题情境,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5.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6.试题中典型错误分析
  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如第19题,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描述混淆不清,所以部分同学误选C项;第18题反映出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实质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
  化学用语的书写及意义掌握不够:如第14题、第22题反映出学生对原子、离子及相互关系不清、8题、26题、31题等在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这些化学用语的书写和意义模糊不清,所以出现原子的符号与分子的符号混淆、原子团符号不能正确地书写、不能正确地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系列问题;再如第26题,反映出学生对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还没有完全掌握,方程式配平不能正确掌握,而且缺乏一定的理解和训练,所以错误率较高。
  实验操作规范化、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基础知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第29、30题,反映了学生对一些基本操作仍然有出现盲点的情况,对题目要求理解错误,对改进装置不能正确认识,主要原因是实验原理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如第29题2、3小题,30题第3、4小题等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做答。
  语言表达能力差:如第25、27、28、30题,很多同学写了很多,但语言表达不全面,反映出学生思维不够全面、严谨,表达能力差,不能做到天衣无缝。
  解题规范性不够:如第31、32题计算题,表达方式、计算格式、计算结果处理因为不规范而失分的情况较多。
  审题不清:如第29题要求用序号填写,而有许多同学写的是仪器名称;再如第25题第2小题要求书写物质名称的写成化学式。
  四、教学启示和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期末考试这机会,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避免花架子。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能力,要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正确分析、准确表达。
  4.课堂教学要体现新理念
  课堂上教师要少讲、精讲,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表达,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训练表达能力,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和品质。
  5.联系实际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把“双基”放到实际问题情境中来学习,要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结合自身体验来思考问题,讨论和交流,寻求解答途径。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
  6.注意规范答题的训练
  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算错、隐含在图示中的信息不会引用、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仪管实验工作计划    下一篇:中考化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