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学科计划总结 > 化学计划总结

化学实验课教学反思小结

所属栏目: 化学计划总结  更新时间:2022-07-13 点击次数: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随着课改不断深化,化学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部分。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系统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习惯。近期我们班学生就一道氧化还原滴定题进行了探究:
某FeC2O4·2H2O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Fe2(C2O4)3、H2C2O4·2H2O,采用KMnO4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
Ⅰ.取m 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稀H2SO4溶解,水浴加热至75 ℃。用 c mol·L-1的KMnO4溶液趁热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消耗KMnO4溶液V1 mL。
Ⅱ.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适量还原剂将Fe3+完全还原为Fe2+,加入稀H2SO4酸化后,在75 ℃继续用KMnO4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粉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又消耗KMnO4溶液V2 mL。
样品中所含H2C2O4·2H2O(M=126 g·mol-1)的质量分数表达为         。 
下列关于样品组成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V1V2=3时,样品中一定不含杂质
B.V1V2越大,样品中H2C2O4·2H2O含量一定越高
C.若步骤Ⅰ中滴入KMnO4溶液不足,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低
D.若所用KMnO4溶液实际浓度偏低,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


针对这道实验题,单纯的理论讲解已不足以激起学生兴趣,而且单纯的理论讲解枯燥且乏味,同时也容易表述不清致使学生思维混乱,从而丧失学习信心。而学生也反馈此类型题无从下手,没有解题思路,文字太长感觉得分率并不会高。为此特意结合当下实际问题设计此实验进行探究:
 
 
Ⅰ、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高锰酸钾-亚硫酸钠化学法消除蓝色墨水迹的原理。
药品、耗材:高锰酸钾  亚硫酸钠 稀硫酸 白纸 蓝黑墨水钢笔 滤纸
实验仪器:250mL烧杯(2个) 长滴管(2个)
实验原理:
   5Fe2+ + MnO4+ 8H=5Fe3+ + Mn2+ + 4H2O
  2KMnO4+5Na2SO3+3H2SO4=K2SO4+2MnSO4+5Na2SO4+3H2O
蓝黑墨水(鞣酸铁墨水)中常用的染料是酸性墨水蓝、直接湖蓝5B等,其分子结构是偶氮型、醌式及共轭体系,在遇到强氧化剂时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同时Fe2+被氧化成Fe3+而褪色,多余的高锰酸钾要用还原剂如亚硫酸钠溶液(也可用草酸溶液或抗坏血酸溶液)还原而除去。
实验步骤:
在250mL烧杯中配制高锰酸钾溶液,并加适量硫酸进行酸化。
在另一250mL烧杯中配制亚硫酸钠溶液。
在白纸上用蓝黑墨水写好字晾干,用滴管取少量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于字迹上,观察发生的现象。再用滴管取亚硫酸钠溶液于高锰酸钾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用滤纸把纸上的溶液吸干。
选题意义: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一类重要反应,在此选择该实验,通过褪字灵的神密面纱让学生认识到其本质就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Ⅱ、学生实验过程

学生签名:


实验过程和现象记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因
在白纸上用蓝黑墨水写好字晾干,用滴管取少量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涂抹于字迹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用滴管取亚硫酸钠溶液于高锰酸钾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解析:设FeC2O4·2H2O的物质的量为x mol;
Fe2(C2O4)3的物质的量为y mol;
H2C2O4·2H2O的物质的量为z mo;l
步骤Ⅰ中C2O42-和Fe2+均被氧化,结合得失电子守恒有:
2KMnO4~5H2C2O4(C2O42-),KMnO4~5Fe2+,所以15x+25(x+3y+z)=cV1×10-3
步骤Ⅱ中Fe2+被氧化,由KMnO4~5Fe2+可知,15(x+2y)=cV2×10-3
联立两个方程解得z=2.5c(V1-3V2)×10-3
所以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2.5c(V1-3V2)×10-3×126m×100%=0.315c(V1-3V2)m,A错;
V1V2=3时,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0.315c(V1-3V2)m=0,样品中不含H2C2O4·2H2O,
由15x+25(x+3y+z)=cV1×10-3和15(x+2y)=cV2×10-3可知,y≠0,样品中含Fe2(C2O4)3杂质;
V1V2越大,由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表达式可知,其含量一定越大,B项正确;
Fe元素的物质的量为15(x+2y)mol=cV2×10-3 mol,若步骤Ⅰ中KMnO4溶液不足,则步骤Ⅰ中有一部分Fe2+没有被氧化,不影响V2的大小,则cV2×10-3不变,则对于测得Fe元素的含量无影响,C项错误;
结合C项分析可知,若KMnO4溶液浓度偏低,则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V1V2均偏大,Fe元素的物质的量偏大,则测得样品中Fe元素含量偏高,D项正确。

经过一节课的实验探究及其分析,把这类实验综合答题拆分多个模块,逐步突破,详细分析,使学生对这类题型掌握系统方法,明确清晰的解题思路。而我愈发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并有感而发,总结了以下几点感触:
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把他们的爱好兴趣激发到位,才能学好。经过实验的探究,既是提升他们兴趣,也是对概念和原理的最好解释和对知识的验证。总的来说,实验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运用理论与实践,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教学原则,通过观察实验,操作等实践,主动探索获取知识,也是使牢固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而且对提高多方面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爱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实验教学运用得好,将会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但现阶段实验操作阶段问题较多,因此我们还需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方法不断改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掌握答题思路。学生对实验答题没有头绪,主要取决于思路不清晰,没有系统的理解,而其观察能力不是自发进行的,是要靠我们引导和启迪,逐渐培养而成。首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观察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及提高观察能力的意义,其次要求学生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明确观察任务,制定计划,掌握此实验所必须的具体方法。这样有助于启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提高观察效率,使学生的智力技能在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配合下迅速提高;其次是我们要根据观察对象的特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协调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从而提高观察质量;再有就是指导学生学会既全面、又分清主次的观察。既全面又分清主次地进行观察,就是要求既要重点观察主要现象,又不遗漏观察次要现象;既要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又要迅速地发现不易发现或容易消失的现象,经常这样要求学生,可以培养出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再还有就是指导学生将观察和思维结合,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高考实验大题就不会无所适从,而是有思路的分析和答题。
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几年高考大题的必考类型题之一。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科学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解题思路。同样,通过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入地领会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化学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才能够认识到学生与化学实验的相互关系,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加上恰当地教学评价,就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逐渐地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满足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要求。
 来
源初 中教 师*网 w Ww.9 1
0w.net
上一篇:化学实验教学心得及反思    下一篇:第六单元 课题3 第一课时《二氧化碳》教学反思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