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14《故乡》第3课时【学案】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4《故乡》学案(三)学习目标:1.分析理解部分语句的涵义,探讨文章主题。2.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一、自主学习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苍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xiāo suǒ(   )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2)海边有rú xǔ(    )五色的贝壳。  (3)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bǐ yí(   )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描写法。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    )  (2)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    )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2)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    )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4)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二、自主探究4.课文中说闰土“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那么记忆上的闰土是怎样的?请说说使闰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作者对中年闰土进行了哪些描写?举例说明体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6.“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为什么“打寒噤”?“厚障壁”指什么?这样的比喻表现“我”怎样的心情? 7.20余年之后,闰土见到童年的好友“我”时,应该是“欢喜”的,为什么又现出“凄凉”的神情?参考答案:一、自主学习1.(1)索 (2)如 (3)鄙夷2.(1)景物描写 (2)外貌描写 (3)神态描写3.(1)比喻 (2)反问 (3)比喻 (4)借代二、自主探究4.身材是现在的一半,手红活圆实,脸是紫色的圆脸,头上一顶小毡帽,颈上是明晃晃的银项圈。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5.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如“他的态度终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6.因为两颗心灵被“老爷”这个称呼挡在了两边,无法交流了,无法融合了。“厚障壁”比喻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表现我失望、痛苦的心理。7.20多年贫困生活,使闰土感到痛苦、难堪和自卑。

 

14《故乡》第3课时【学案】
上一篇:14《故乡》第2课时【学案】    下一篇: 《故乡》学案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