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核舟记》课文研读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核舟记》课文研读一、整体把握  本文所写的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却生动地再现了宋代文坛上的著名掌故——— “大苏泛赤壁”。它构思精巧,形象逼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这件雕刻品的各个细节,然后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首是总说,简要介绍叔远的技艺和核舟的由来。先总体介绍叔远的技能,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所用的原材料体积很小,而表现的范围极广,可见他有多面的成就;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他构思精巧,技术高。而后笔锋一转,引出全文说明介绍的对象,指明雕刻作品核舟的主题———“大苏泛赤壁”。这就明显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图,即以具体作品来证明作者对叔远技艺的评价是合乎实际的。“大苏泛赤壁”是文学史上的一佳话,我们读到这里,自然会对充满阅读期待,想随着作者的介绍,置身当年的清风明月之下。  写核舟先从中间的船篷写起。先介绍核舟的大小,接着写核舟的中间部分即船舱。其中,是介绍舱旁的小窗,它不仅可以开关,而且上面刻了对联,共十六个字,可见雕工的精细;“启窗而观”,还有“雕栏相望”,更显出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所刻的对联,是苏轼《赤壁》《后赤壁》里的名句,这样就能牵动想象,使我们恍见当时苏子携友游赤壁的情景,是自然就转到船上的苏轼及其友人的介绍上。  接下来介绍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庭坚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这一层对表现雕品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绍也最为详细。除了细致地写出人物的衣着、姿势而外,还着意描述了苏、二人泛舟时的心情。从“苏、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陶醉在画卷的美好意境里,这是等豁达放旷的胸襟!至佛印的“矫首昂视”,则又给人一种洒脱不群的感觉。这就自然成为苏、二人神情的陪衬,使画面显得不单调。  船头写过,接着写船尾,写舟子的表情和动作。两个舟子的神情也“不属”:一个“若啸呼状”,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十分专注。这样来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题,也渲染了舟中轻松愉悦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接下来介绍制作者的题名及篆章。二者黛丹相应,对照鲜明,显雅致,也见出雕刻者的用心之细。值得注意的是,题名时间为“壬戌”,东坡游赤壁也在壬戌年,这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颇可玩味。  末计算了整个核舟所刻的人物、窗户、箬篷、器物、文字的数量,又以“计其

 

《核舟记》课文研读
上一篇:《核舟记》词解、翻译及要点简析    下一篇: 《核舟记》课文简析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