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12《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2.《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相关课程标准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自己欣赏品味。【教学目标】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把握“伊人”的形象。2.体味诗歌的音韵美、画面美、人性美、主题美,培养审美情趣。3、能够熟读成诵。【教学重难点】:1.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感受诗歌画面美。 2.把握主人公形象,感受诗歌人性美。 难点:感受诗歌音韵美、主题美。【教材分析】《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安排】一【教学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播放《在水一》同学们听了才的歌曲,在心中会出现什么样的画面啊?(秋水伊人)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关雎》中的窈窕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追寻一下,从《蒹葭》中走出的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的伊人。二、新课教学(一)活动一:朗读全诗,把握文意1.听读,整体感知这三节诗之间的特点: 句式相同,你们很感地发现它们相同的地,我们称之为“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有一种美感,我们一起来读来感受这艺术魅力。 2.练读,注意停顿和字音,展示读,师生点评。3.译读。朗读诗歌,发挥联想想象,谈谈对诗的理解,再现诗的美丽画面和优美意境。4.这首诗讲了什么内容?《蒹葭》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著的爱情追求的?《蒹葭》是一首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教师点拨:从内容上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却可望而不可即。另外注意了景和情地结合,将景和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着追求融为一体。(二)活动二: 思读全诗,探究写法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交待时间、季节及天气情况;营造氛围,烘托心境;渲染气氛,为主题服务;借景抒情,融情景。 教师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诗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主人公凄恻的情感。诗的第二、三章采用重章回复的式,反复咏唱。但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

 

12《诗经二首.蒹葭》教学设计
上一篇:诗经二首课件12    下一篇: 《关雎》优质课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