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上册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课件三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名著导读鲁迅的一卷《朝花夕拾》,真是古今少有的书,翻开来看时觉得惊喜,因为得未曾有,及至看完了。又不禁怅然,可惜这太少了。——周作人《朝花夕拾》在平静朴素的叙述中渗透了作者真挚的感情,在简洁洗练的文笔中有深长的韵味;虽为个人回忆,但又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在为数众多的现代散文创作中,它的艺术成就是创造性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的典范意义。——王瑶名家赏析时代背景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写作时间《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曾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成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创作背景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华盖集》等。专题探究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来。《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比较好读得是写人记事的文章,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下面几个专题入手,一起走进《朝花夕拾》,感受最朴实、纯真的回忆之篇。专题一:鲁迅的童年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事情,塑造了一个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长妈妈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五猖会》:写作者童年十分期待去看赛会,然而在去看赛会之前却被父亲要求去背书,最后虽然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但作者却只有满心的失落之情。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的快乐富有童趣的生活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1.长妈妈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2.父亲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从中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3.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向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4.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学子的学业,其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书中有几篇作品涉及儿童教育问题,试将这些相关的内容放在与来研读,思考鲁迅对于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并联系实际,看看鲁迅的那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课件三
上一篇: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课件六    下一篇: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课件二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