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美术 > 八年级上册

方寸铃记——藏书印教学设计二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所用的材料和工具,分类布局章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藏书印制作的基本技法和步骤。3、情感目标:通过对藏书印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藏书印的兴趣,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学生情操。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审美。2、教学难点:刻制藏书印的刀法及审美三、课前准备: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印章、藏书印作品、刻刀、印石(橡皮)等。⑵、学具准备:刻刀(工具刀)、印石(橡皮)、卡纸、铅笔等。四、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阶段:(1)谈话导入:“同学们,当你拥有一本心爱的书,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写上自己的名字,表明书的所有权。”——“那你知道古代的文人雅士会怎么做吗?(学生讨论)他们不会直接写名字,而是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印章上,并钤印在书的扉页上——即藏书印”。(2)出示藏书印的定义,学生朗读。适时引出与读书、藏书、爱书有关的藏书印艺术,引导学生了解藏书印的由来和发展情况,并欣赏作品。(3)“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文人雅士,为自己心爱的书籍刻制一枚藏书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发展阶段:阅读课本P14—15,说说对藏书印的认识。(1)以具体作品为例引导学生简单介绍藏书印的功用、使用的工具、布局形式、篆刻刀法。使学生了解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审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热情,提高民族自豪感。(适时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2)以具体作品为例,教师补充介绍藏书印的结构(印纽、边款、印面)、内容(姓名章、闲章、肖形章)、刻制方法(阴刻和阳刻),分析其内容表达的内涵和意蕴。(师生互动)3、学生练习阶段:体验刻制藏书印。(1)布置作业:选择自己喜欢的制作手法阴刻或阳刻,为自己设计并刻制一枚藏书印,钤印于自己所收藏书的扉页上。(2)明确作业要求:A、印面布局是否均匀和谐,富有美感;B、印文内容是否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韵味;C、使用刻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教师发放刻制工具,强调用刀安全)(3)观看视频教师录制的制印视频,明确制印的步骤。(4)学生刻制,教师巡回指导:采取分层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获得个体发展。(5)对于刻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学生前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指导:A、文字没有充满整个印面。B、笔画刻得太细。C、文字方向错误(应该从右向左,或从上到下)。5、学生习作展示,观摩交流阶段⑴学生习作自评或互评:学生将自己创作藏书印的思路、想法和感受谈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学之间,相互欣赏、评价藏书印习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⑵、教师主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创作藏书印的具体情况,来分析藏书印的书法、章法和刀法,注意引导学生求新、求异,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把有创意性的习作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6、课后拓展:(总结教学、布置课后作业)⑴、总结课堂及教学情况:同学们,本节课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体验,已经品尝到了创作的乐趣,并初步掌握了藏书印制作方法。希望同学们课后进一步相互学习,交流治体会,利用课余时间多动手、多动脑,创作出漂亮的藏书印来。⑵、课后作业:上网查询或查阅篆书字典,用篆书选择另一种刻制方法(阴刻或阳刻)为家人或朋友设计并刻制一枚藏书印。五、教学反思: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认识了藏书印,了解了藏书印的功能以及艺术魅力。开始由“爱书”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藏书印的热情,学有所用。学生的课前准备也较为充分,比如自己姓名篆体字的书写方法以及代替印石的橡皮的准备,都可以看出学生学习藏书印的迫切心情。在学生刻制环节,教师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示刻制过程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同时结合前期学生的作业更有针对性的强调刻制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作业展示环节通过在小组内,小组间进行互相欣赏互相评价,最后集中在黑板上进行全班展示,最终评选出最佳作业。失:由于农村初中条件有限,学生的刻制工具贫乏,比如刻刀,学生用的是最普通的铅笔刀,所以无法体现出刀法。另外学生在评价作品时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改:平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创造一切条件,尽量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方寸铃记——藏书印教学设计二
上一篇:方寸钤记——藏书印课件四    下一篇: 第3课方寸铃记——藏书印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