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土地的誓言》教案15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能从多个角度感受课文多样的抒情方式。能通过朗读理解作者对故乡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能从多个角度感受课文多样的抒情方式。教学难点:能通过朗读理解作者对故乡稚痛的热爱之情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这是游子对家乡热土的渴盼,面对家乡的土地,作家端木蕻良又有怎样的感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土地的誓言》。字词和背景讲解字词碾、誓言、胸膛、嗥鸣、山涧、高粱、斑斓、缠绕、亘古、默契、田垄、埋葬、镐头、土壤、禾稻、丰饶、污秽、耻辱niǎn、shìyán、xiōngtáng、háomíng、shānjiàn、gāoliáng、bānlán、chánrào、gèngǔ、mòqì、tiánlǒng、máizàng、gǎotóu、tǔrǎng、hédào、fēngráo、wūhuì、chǐrǔ背景和作者介绍我们看到文章的结尾写道:“‘九一八’十周年写”。那么“九一八”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呢?它对当时的国内形势究竟有何影响?我们一起来看看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因此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东北三省还没有回归祖国,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民依然无家可归。整体感知1.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写下了这篇《土地的誓言》。那我们不禁要问: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土地的誓言”是指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吗?(不是。是指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2.其中的“土地”指的是哪里?(“土地”是指自己的家乡,科尔沁旗。)3.“誓言”指的又是什么?/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誓言”指的是“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4.听录音,把握作者情感。选择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强烈情感的语句读一读,注意把握语速。https://haokan.baidu.com/v?pd=wisenatural&vid=4046508321852867780深入分析1.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哪些修辞反复出现?找出相关句子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①排比“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增强气势。)②呼告【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对本来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直抒情怀,表达对故土的热爱、怀想和眷念。)2.这篇文章只有两段,而第一段却用了大量的笔墨铺陈了许多富有东北生活气息的形象,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作者把故乡写得如此美好,如此丰饶,如此有气息,能让我们更爱她,并为她的美好被埋葬而感到悲愤。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仇恨以及恢复故乡的美好的信念和决心。)3.除此之外,后半段为什么多次写“这种声音”?为什么说“这种声音”来自“亘古的地层”?(①因为这声音是故乡召唤的声音,作者想回故乡的声音。②表面是写地底的岩浆,实际上是写作者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情。)4.因为作者回不去,所以他的内心是无比感伤的。但是他在故乡度过的日子应该是美好的,他又为何说“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如何理解“埋葬”一词?(作者的欢乐只属于失去的故园,而今被埋葬在故乡的田垄间。用“埋葬”是更多了一层沉重的感觉和悲愤的心绪。谁埋葬了我们的欢笑,谁夺去了我们的“田垄”,我们就要埋葬他们!让埋葬我们欢笑的田垄成为埋葬侵略者的墓地!)5.让我们带着对故乡深沉的爱,站在作者的角度再来齐读一下他的誓言。拓展延伸收集有关思乡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土地的誓言》教案15
上一篇:七年级语文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29    下一篇: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土地的誓言》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