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目标1、理解文义,找出文中所记述的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2、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品德。3、将叶圣陶先生写文章要“简洁”的主张运用到平时的写作训练中。七嘴八舌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老师是一盏指路明灯,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岁月荏苒,你年少时调皮的模样时时浮现在老师的眼前,而此刻的你是否还记得曾经的老师呢?请谈谈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位老师。预习检测—生字词修润累赘商酌别扭譬如拖沓朦胧妥帖xiūrùnshāngzhuópìrúménglóngléizhuìbièniutuōtàtuǒtiē预习检测—词语释义 诲人不倦颠沛流离以身作则不耻下问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张中行(1909—2006),人,者、家。代表作有随笔集等。河北学散文《负暄琐话》预习检测—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人,家, 家,家, 有之称,曾当过10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代表作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等。叶绍钧江苏作编辑教育家倪焕之稻草人预习检测—走近圣陶 “优秀的语文艺术家”整体感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背景链接作者张中行与叶圣陶先生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张中行就写下了这篇文章,记述了关于叶圣陶先生言行的几件事,以表怀念。小组合作找出文中记述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①描标点②修润课本③送客④回信⑤写话的主张⑥重视“简洁”待人厚律己严人之师表⑦明确区分“做”与“作”,并监督执行小组合作?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送客)(回信)?叶老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总体评价)作者还给予叶圣陶先生怎样的评价?试着将课文中评价性的语句找出来。待人宽厚小组合作?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明确“做”和“作”分工并监督执行)作者还给予叶圣陶先生怎样的评价?试着将课文中评价性的语句找出来。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文中记述的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以及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你认为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躬行君子、人之师表。叶圣陶先生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看看下面的作文片段,有没有累赘的地方,适当做些修改。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本文作者张中行通过几件典型事例展示了叶圣陶先生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高尚品格,同时阐述了叶老先生“写话”的主张和写文章要“简洁”的原则,表达了对先生深挚的悼念之情。写法探究“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是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小—文章所选取的材料大—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拓展延伸我第一次见到圣陶先生,跟我想象中的“文学家”的形象全不一样:一件旧棉袍,一把油纸雨伞,说话慢言细语像一位老塾师。他说明来意之后,我答应试试看。又随便谈了几句关于语文教学的话他就回去了。那时候,圣陶先生从乐山搬来成都不久,住家和办公都在郊外。过了几天他让人送来一套正中书局的国文课本,供我写书取用例句。大约半年之后,我写完了《中国文法要略》的上卷,送给圣陶先生审阅,那时候他己经把家搬进城里了。因为送稿子到圣陶先生那里去,也就常常留下来,一边说着话,一边看圣陶先生看稿子。圣陶先生看稿子真是当得起“一丝不苟”四个字,不但是改正作者的笔误,理顺作者的语句,甚至连作者标点不清楚的也用墨笔描清楚。从此,我自己写文稿或者编辑别人的文稿的时候,也都竭力学习圣陶先生,但是,我知道我赶不上圣陶先生。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
上一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35    下一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