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故乡导学案七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故乡》导学案教师:马熠皎一、学习目标知识与1.梳理情节,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法。 3.掌握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法来突出小说主题过程与法: 1.了解辛亥革命前后旧中国农村的破败,农民生活贫困的情景以及人与人之间形成等级、冷漠、隔阂的现实,理解鲁迅先生通过小说所抒发的希望有新生活的感情。 2.揣摩抒情意味的语言特色,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这篇小说内容的把握,了解作者的情感及执着信念。。 教学: 1.梳理情节,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法来突出小说主题。二、资料放送1、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塑造人物的法: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环境描写衬托对比等)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1)社会环境作用: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2)自然环境作用: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2.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的笔名,绍兴人。出身没落的封建家庭,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其中杂文集16本,65篇。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面旗帜,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他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一生创作颇丰,其中小说集有《呐喊》、《徬彷》、《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有《坟》《二心集》《且介亭杂文》。鲁迅的一生,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背景资料:   辛亥革命后,封建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 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鲁迅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后有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它的故

 

故乡导学案七
上一篇:故乡导学案    下一篇: 故乡导学案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